[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757.7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姚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7C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教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多数的大学教育都采用在大型的阶梯教室内授课,由于阶梯教室面积大,上课人数较多,非常容易造成后排的学生无法听清楚、看清楚老师在讲什么,如此,教学质量会非常的低。并且,对于一些教学质量要求较高的课程而言,老师上课时需要先点名以避免学生逃课,如此还会占用上课的宝贵时间。
为了满足教学实训要求,近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用于物联网教学的实训设备,特别是在感知层的实训设备上,更是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如射频识别教学设备、无线传感网教学设备等,都极大的促进了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既可以有效管理学生的出勤率,而且智能终端可以实现教学任务的同步,提高教学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的本地处理模块,所述本地处理模块包括用于生成签到信息二维码的二维码生成模块和用于与管理服务器通信,上传和下载教学任务的教学任务模块,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用于扫描二维码信息的二维码扫描模块,所述智能终端还可以与教学任务模块通信,下载教学任务资料。
优选的,所述本地处理模块还连接人脸识别仪,所述人脸识别仪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和作为视频录制器录制教师上课视频。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与本地处理模块通过光载无线交换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能够对学生的签到进行电子记录,通过手机扫描本地处理模块生成的二维码信息,进行签到,将学生信息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同时为了防止不是本人签到,还设置人脸识别仪,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扫描二维码生成的信息共同构成签名信息进行签名认证。
2、智能终端可以与本地处理模块中的教学任务模块进行实时通信,可以对教学资料和讲课视频进行下载,与老师的讲课进度实时同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包括智能终端,本地处理模块,人脸识别仪和管理服务器。
智能终端,此例为智能手机,通过光载无线交换机与本地处理模块无线连接,智能终端包括用于扫描二维码信息的二维码扫描模块,智能终端可以与教学任务模块进行实时通信,下载教学任务资料,同时还能反馈意见至管理服务器。
本地处理模块,包括用于生成签到信息二维码的二维码生成模块和用于与管理服务器通信,上传和下载教学任务的教学任务模块。
管理服务器,可以设置教学任务内容,接收本地处理模块上传的教学任务信息,并可以对签名认证信息进行管理,统计学生的出勤率,每名同学的相应资料的下载次数,以及上传的反馈意见和时间等等。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不是别人代签到,本地处理模块还连接人脸识别仪,人脸识别仪采集的人脸图像与存储的图像信息比对,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扫描二维码生成的信息共同构成签名信息进行签名认证。
进一步的,人脸识别仪还可以作为视频采集器录制教师的教课视频,暂时存储至本地处理模块,本地处理模块可以将教课视频上传至管理服务器进行永久存储。
该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能够对学生的签到进行电子记录,通过手机扫描本地处理模块生成的二维码信息,进行签到,将学生信息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同时为了防止不是本人签到,还设置人脸识别仪,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扫描二维码生成的信息共同构成签名信息进行签名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