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互感器极性直流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8670.1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涛;孙晓云;刘玉秀;于凤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涛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东城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互感器 极性 直流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测试仪,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互感器极性直流测试仪。
背景技术
各电流互感器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起到一次、二次回路的电压和电流隔离作用,它们的一次、二次侧都有两个及以上的引出端子,任何一侧的引出端子用错,都会使二次侧的相位变化180度,造成继电保护回路上和计量回路中引起继电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又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严重时还会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因此,在新装及大修前后必须正确判断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目前,传统的测试多采用在互感器二次连接万用表的微安档,互感器一次快速连接干电池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工作程序繁琐、操作复杂观察不便及容易出错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互感器极性直流测试仪。
其技术方案是:新型互感器极性直流测试仪,包括壳体、指示灯、电源开关、测试开关、电位器、接线柱和电路板,所述壳体为内空的长方体结构,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壳体一侧设有电源开关和充电插口,所述壳体的面板上部设有指示灯,壳体的面板中部设有测试开关、电位器和按钮,壳体的面板下部设有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所述电源开关、充电插口、指示灯、测试开关、电位器、接线柱和按钮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由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二极管和可控硅组成,所述第一蓄电池的正极与电源开关第一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电源开关第一触点的一静端与按钮的一端、第二蓄电池的正极及充电插口的一端相连接,电源开关第一触点的另一静端与测试开关的一静端相连接,测试开关的另一静端连接第一接线柱,所述测试开关的动端连接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容的负极与电阻的一端、电位器的动端及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电位器的另一静端连接第二接线柱,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及电源开关第二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电源开关第二触点的一静端与充电插口的另一端、第二蓄电池的负极、可控硅的阴极、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第四接线柱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控制极及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接线柱,所述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指示灯的一端,指示灯的另一端连接按钮的另一端;被测试互感器一次的L1端及L2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及第二接线柱,被测试互感器二次的K1端及K2端分别连接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
其中,所述按钮为常闭按钮。所述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的电压均为6V,其两者的容量相同。所述电阻的阻值为100Ω—1KΩ;所述第一电容的容量为470—1000μF,耐压电压25V,第二电容的容量为0.047μF;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007;所述可控硅为单向可控硅,其额定电流为1A。所述电源开关为双刀双掷型钮子开关;所述测试开关为单刀单掷型钮子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其通过电子元件的组合连接并配合指示灯指示,使其工作程序简便、操作容易、观察方便且不容易出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涛,未经刘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8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变换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带光电检测装置的步进光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