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规径带尾缘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093.X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彭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石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2 | 分类号: | E21B10/42;E21B10/5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盛彪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规径带尾缘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是石油、地质用的回转钻进钻头,属于钻头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地质勘探等领域进行钻井作业中,使用PDC齿作为切削齿的回转钻进钻头(简称PDC钻头)应用很广泛。PDC钻头具有机械钻速高,钻头进尺寿命长等优点。
在泥岩钻进中,由于泥岩塑性较强,一般采用较少的刀翼和较稀疏的布齿密度来增强钻头对泥岩的攻击能力。但较少的刀翼数量使钻头规径表面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减小,钻头工作稳定性变得很差。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对钻头的钻井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负面作用。
虽然可以通过加宽或加长规径来增加规径表面积,但增加规径宽度会挤压规径间的排屑槽空间,不利于岩屑顺利排放,在塑性泥岩地层容易形成泥包;若加长规径则在钻头定向时影响钻头的造斜能力,不利于定向钻进操作。针对塑性强泥岩的快速钻进钻头目前尚无普遍适用性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规径带尾缘钻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规径带尾缘钻头,包括接头、钻头本体、规径、刀翼和PDC齿,规径后端为弧形尾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快速钻进,又能保证钻头的工作稳定性和提高排屑能力,同时具有防泥包功能;提高了钻头的机械钻速并延长了进尺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接头,2—钻头本体,3—规径,4—刀翼,5—PDC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规径带尾缘钻头,包括接头1、钻头本体2、规径3、刀翼4和PDC齿5,规径3后端为弧形尾缘结构。
刀翼4为4—8个。
钻头本体2安装在接头1上,钻头本体2由多个刀翼4和规径3组成,PDC齿钎焊在刀翼上。规径后端为弧形尾缘结构,一方面加长的尾缘使规径表面积更大,另一方面尾缘与井壁形成近似筒状排屑空间。
规径后端也可以为形态与弧形尾缘类似的锥形或梯形结构。
规径后端弧形尾缘结构增加的规径表面上可镶嵌耐磨合金,如PDC齿、聚晶、硬质合金或孕镶等。
加长的尾缘使规径表面积更大,规径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增加后增强了钻头的工作稳定性,提高了钻头的机械钻速并延长了进尺寿命。弧形尾缘在增加了规径表面积的同时,仅挤占了少量的排屑槽空间。但同时弧形尾缘与井壁形成近似筒状排屑空间,筒状排屑空间使泥浆在井底的液态流场更趋于层流状态,减少了紊流发生的可能,使岩屑排放更流畅,避免了泥岩钻进中容易泥包的现象。弧形尾缘使规径表面积更大,在增加的规径表面上可以布置更多的聚晶等耐磨材料,能进一步增强规径的耐磨能力,以保证井径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石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石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