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383.4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颜常柏;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隆麦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6 | 分类号: | B65G5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力 物料 输送 系统 用多管 卸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同时适用于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粉库的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气力物料输送系统在国内外冶金、化工、水泥、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卸料工序作为物料输送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地位自不待言。目前,国内外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卸料工序多采用库顶多管卸料箱,该类卸料箱具有工作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久等诸多特点。然而,目前库顶多管卸料箱因其使用频率高、工况环境恶劣等原因,一直存在着相关装置布置困难及关键部件磨损过快等突出问题。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真正实现多管卸料箱耐磨、耐高温性能的有效提升,这对于提高整个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言,都显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先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经过长期创新,研发出一种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其采用碳钢壳体,箱体内外板之间的夹层填充有效耐磨材料,具有占用空间小,对物料的高温、磨蚀性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卸料箱使用方便,易于安装,成本低,落料口布置方便,使用寿命超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采用箱体式结构设计,其包括方法兰、盖板、把手、前壁板、后壁板、侧壁板、圆弧板一、圆弧板二、圆孔、无机耐磨材料,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设置方法兰,箱体顶部设置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把手;箱体侧面由前壁板、后壁板、外壁板组成;前壁板上设置连接输灰管道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径与输灰管道的内径保持一致;圆弧板一和圆弧板二组成的空腔为粉煤灰进入灰库的通道,圆弧板与盖板、前壁板、后壁板、侧壁板之间填充无机耐磨材料,以保证卸料箱的耐磨性。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板一、圆弧板二组成多管卸料箱的核心部件;其中,圆弧板一的曲率半径为所述圆孔直径的4-12倍,优选曲率半径为圆孔直径的10倍;弧形结构设计可使粉煤灰更加流畅地进入灰库,通过卸料箱的缓冲,使其速度降到最低,以此减少对其它设备的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箱的盖板与外壁板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箱的盖板上可加装多个把手,方便设备吊装到灰库顶部,也让设备看上边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前壁板上可设置多个圆孔,圆孔孔径可随输灰管道内径变化而变化,实现多个灰管共用一个卸料箱,节约库顶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板一与盖板及前、后、侧、壁板之间,以及圆弧二与前壁板之间,均填充无机耐磨材料,无机耐磨材料优选水泥基耐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卸料箱上游的切换阀打开,粉煤灰经过输灰管道进入多管卸料箱,流向经过90度改变后进入灰库,所述的卸料箱每个卸灰管道进入卸料箱,相互之间互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如露天的灰库(即灰料料仓)的上部进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轻便,可广泛应用于气力物料输送领域,使得物料输送系统更加稳定可靠、经济、合理的状态下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用多管箱体结构代替了现有的单个卸料箱,非常经济可靠;
(2)本实用新型采用优化的弧度设计,既保证了粉煤灰流动的顺畅性,同时又可最大程度发挥材料的耐磨性;
(3)采用无机耐磨材料代替金属材料,降低了卸料箱的加工成本,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与灰库之间法兰连接,密封性好,有效避免了库顶冒灰等问题,同时还具有耐磨耐高温,故障率低,维护工作量极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等优点,是气力输送系统中重要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用多管卸料箱的仰视图;
图中:1、方法兰;2、盖板;3、把手;4、前壁板;5、后壁板;6、侧壁板;7、圆弧板一;8、圆弧板二;9、圆孔;10、无机耐磨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隆麦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隆麦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钢板自动堆垛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方式输出的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