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电动车非接触充电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682.8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涛;陈京谊;刘晓刚;李诚;赵振江;朱配清;冯磊;阎红兵;李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9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电动车 接触 充电 装置 | ||
1.一种高效率电动车非接触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地面部分和车载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电动车非接触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部分包括地面安装结构件(5),地面安装结构件(5)设在地面,地面安装结构件(5)上设有非接触发射磁芯(3),地面安装结构件(5)上还设有非接触充电发射线圈(2),非接触充电发射线圈(2)与非接触充电发射电源电路(1)和远红外发射器(4)并联,非接触充电发射电源电路(1)包括并联的发射电源、二极管、电容和三极管,同时非接触充电发射电源电路(1)还串联一个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电动车非接触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载部分包括非接触充电接受线圈(6),非接触充电接受磁芯(7),电动车底盘安装结构件(8),整流充电电路(9),电池组(10),远红外接收器(11),电动车底盘安装结构件(8)设在底盘上,非接触充电接受线圈(6)设在电动车底盘的电动车底盘安装结构件(8)里面,非接触充电接受磁芯(7)也设在电动车底盘安装结构件(8)上,非接触充电接受线圈(6)与二极管、电容、整流充电电路(9)和电池组(10)并联,非接触充电接受线圈(6)还与远红外接收器(11)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6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约束带
- 下一篇:一种电气化铁路专用不间断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