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767.6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军;李明;何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鹏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外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通信设备,我国手机拥有量达世界第一,但 是,由于手机的贴身使用的性质,人们在使用手机时,难免会从手中滑落,摔 落的过程经常会给手机造成不小的伤害。
目前市场常用的手机壳的设计一般都是从手机壳的美观角度进行考虑,采 用软质材料进行制作,以包裹住手机的表面,防止手机摔落之后对手机造成的 伤害,但是软质材料进行包裹后,刚度不够而且易于弯折,在打开手机时略微 显得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壳,能有效保护手机 本体,并能轻松进行翻盖操作,刚性很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壳,其 包括底膜层、上膜层及连接底膜层与上膜层的内板层,所述底膜层与上膜层贴 合封闭包裹内板层,所述内板层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内板层为石塑板材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膜层、上膜层及内板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 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壳上开设有听音孔,所述听音孔贯穿底膜 层、上膜层及内板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膜层上设有纹路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膜层一侧为反绒构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膜层及上膜层之间放置内板层,配合将内 板层设置为石塑板材构造,大大增强手机壳的自身强度,提高对手机屏的保护 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 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包括底膜层10、上膜层20及连 接底膜层10与上膜层20的内板层30,所述底膜层10与上膜层20贴合封闭包 裹内板层30,所述内板层3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内板层30为石塑板材构造, 所述内板层30主要由PVC、大理石原料制成,将PVC原料和大理石粉进行混 合,在保持板材强度的同时增加了板材的韧性,使其不容易发生断裂。
具体地,所述底膜层10、上膜层20及内板层30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为一 体,或者所述底膜层10及上膜层20边缘通过热熔胶粘合为一体,并封闭包裹 内板层30。
所述手机壳上开设有听音孔40,所述听音孔40贯穿底膜层10、上膜层20 及内板层30设置,便于在手机壳与手机屏贴合后接听来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膜层20上设有纹路构造,增大使用者与手机 壳之间的摩擦系数,方便使用者顺利对手机壳进行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膜层10一侧为反绒构造,方便手机壳与手机 屏幕接触时对手机屏幕造成损坏,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膜层10及上膜层20之间放置内板层30, 配合将内板层30设置为石塑板材构造,大大增强手机壳的自身强度,提高对手 机屏的保护力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 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 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鹏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鹏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施用性化妆品或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新型的充电桩智能组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