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烟雾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1767.8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7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俊;孙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智奇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6 | 分类号: | A01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烟雾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林果业预防霜冻灾害的装置,具体为一种温控烟雾发生器。
背景技术
农作物遭受早晚霜冻是常见的农业灾害之一,为了预防此类灾害,有采用浇水或喷洒防冻剂的办法,但成本太高且防霜效果不明显。比较简便可行的是采用堆积可燃物燃烧发烟的方式提高环境温度,这种方式必须有人工值守,劳动强度大也难于准确把握点火时间,常造成误点或早点,此外,采用这种开放式燃烧方法容易产生明火,造成火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霜冻到来时能有效的减少土壤热辐射的散失的温控烟雾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温控烟雾发生器,包括放置有发烟燃料的桶体、桶盖、控制器、点火器;桶盖套接在烟雾器桶体的出口处,控制器与点火器电连接,控制器包括电阻温度传感器、第一三极管以及中间继电器,电阻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连接电源,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另一端与点火器连接。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霜冻烟雾发生器是在霜冻到来时能及时准确判断并引发烟雾体,迅速释放烟雾,有效的减少土壤热辐射的散失,将霜冻地湿冷空气化解成水,并释放一定的温度。从而化解霜冻对植物的危害,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本实用新型主要依靠生成烟雾来抵御霜冻,通过智能控制器自动监测霜冻发生时间,提前启动发烟体,产生的烟幕可以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有效辐射减小,减缓降温速度;同时烟雾中大量的吸湿性微粒,促进空气中水汽的凝结,放出凝结潜热。另外,烟雾本身也带有热量,也可增加气温。因此,本实用新型有自动发烟,无需人工操作,准确快速,省时省力以及避免明火发生火灾的优点。
优选地,还包括支架、电机以及红外控制电路,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桶体上设有凹腔,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桶体上的凹腔中与桶体固定为一体,红外控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红外发射器并联于点火器的两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电机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机的另一端接地。当点火器接获得电源的同时,红外发射器也获得电源,红外发射器发出电信号,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后,该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输出电信号至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导通并将信号放大,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获得第二三极管输出的信号后导通,并将信号进行放大,从而驱动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桶体转动,从而从桶体内发出的烟雾以桶体为中心向周围扩散,避免了烟雾发生器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烟雾,在该一个方向范围内获得解冻,降低了其利用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合理地使烟雾发生器发出的烟雾得到利用。
优选地,控制器还包括一个稳压二极管,该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通过稳压二极管的作用,使电源提供的电压稳定,确定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点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智奇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智奇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1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