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壁厚射线防护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2087.8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程;徐对功;廖益传;赖新春;余良波;樊晶;徐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F3/035 | 分类号: | G21F3/03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壁厚 射线 防护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线防护领域,尤其是射线防护产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壁厚射线防护手套。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射线防护,尤其是对X射线的防护,其用于介入手术和骨科手术时,对医师手背部位的防护,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和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X射线具有波长短、穿透力强等特点,其荧光作用、摄影作用及生物效用等特征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在多数医疗手术(如介入手术、骨科手术)中,需要使用X射线机。然而,医生在给病人进行X射线诊断和手术时,手部会遭受X射线的直射和散射,长期作用会导致医生的手部皮肤发生毛囊性丘疹与脱毛反应、红斑反应、水泡反应、坏死溃疡反应、癌变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为减少X射线对医生手部的损伤,通常采用铅橡胶手套进行防护。
铅橡胶手套对于X射线的防护效果较好,但其存在如下缺点:1)制品厚重,佩戴不便,精细手术时影响医生的操作手感;2)由于铅有毒,长期佩戴会导致医生铅中毒;3)铅橡胶手套的后处理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基于上述缺点,大多数医生在手术时不愿佩戴,或放弃佩戴铅橡胶手套。
申请号为CN201010202804.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辐射橡胶防护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其对X射线实现50%左右的衰减。实践表明: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该防护手套需要做的较厚。因此,该防护手套仅适于简单操作,无法用于介入手术、骨科手术等精细操作。
申请号为CN201310399957.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辐射防护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聚丙烯酸钆作为防辐射材料,其中,元素钆在聚丙烯酸钆中的质量分数约为42%,钆对射线起主要防护作用。该申请中,厚度一定的手套要实现较好的防护效果,聚丙烯酸钆的填充量必然较高,在填充量高的情况下,手套的弹性等力学性能会有很大下降。而在聚丙烯酸钆填充量一定的情况下,既要实现较好的防护效果,又要保持手套的弹性等力学性能,手套必然要做的很厚,较厚的手套仅适用于简单操作,无法用于介入手术、骨科手术等精细操作。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够用于手术时操作灵活、金属元素无毒的X射线防护手套,以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用于X射线防护的铅橡胶手套存在制品厚重、佩戴不便、有毒、后处理困难等缺陷,而现有的X射线防护手套仅适于简单操作,无法用于介入手术、骨科手术等精细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变壁厚射线防护手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效对医生进行射线防护的前提下,保证医生指部的灵活性,满足精细操作的需要,解决现有防护手套所存在的问题。经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缓和医护人员手部的红斑皮疹等反应,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且佩戴、操作灵活,手术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壁厚射线防护手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掌部、大拇指部件、食指部件、中指部件、无名指部件、小拇指部件,所述掌部包括掌心件、掌背件,所述掌背件上设置有射线防护层,所述射线防护层与掌背件采用一体成型。
所述本体采用X射线防护材料、β射线防护材料或γ射线防护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大拇指部件上位于掌背件的一侧设置有射线防护层,或所述食指部件上位于掌背件的一侧设置有射线防护层。
所述大拇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大拇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所述食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食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
所述大拇指部件、食指部件、中指部件、无名指部件、小拇指部件上分别设置有射线防护层,所述射线防护层位于掌背件的一侧。
所述大拇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大拇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所述食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食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所述中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中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所述无名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无名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所述小拇指部件上射线防护层的面积为小拇指部件位于掌背件一侧面积的0.1~0.7倍。
所述射线防护层的厚度为本体厚度的0.05~50倍。
所述射线防护层的厚度为0.2~2.5mm。
所述本体的厚度为0.1~0.3mm。
所述射线防护层采用X射线防护材料、β射线防护材料或γ射线防护材料制备而成。
X射线防护材料含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化合物、Fe物质、W物质、Bi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2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重告警功能的母线温升检测装置
- 下一篇:噪声源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