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3181.5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炳灿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烘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烘干机的使用很广泛,它的节能、自动化、性能标准的提高,对中国茶产业的设备技术水平、茶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茶叶烘干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单位对茶叶及产品的烘干、加温、热处理之用。
近年来,人们虽然从机械结构上和自动控制上提出了多项改进茶叶烘干设备的措施,优化了茶叶烘干机的结构,能耗进一步降低,自动化的程度也得到了提高,使茶叶的品质受人工因素的影响大为减少,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往往结构依然比较复杂,操作不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低,在大多数的搅拌过程中,装置内的热风不均匀,往往会在搅拌储罐内部造成湿度的增加,这样影响了烘干物料的性能、品质、色泽等,
因此急需一种操作方便、烘干效果良好、搅拌效率均匀,生产效率高、性能可靠稳定,可以在对茶叶进行均匀的烘干的同时,提高茶叶的色、香、味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烘干效果良好、搅拌效率均匀,生产效率高、性能可靠稳定的茶叶烘干机,该烘干机可以在对茶叶进行均匀的烘干的同时,提高茶叶的色、香、味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烘干机,其中,包括烘干筒、叶片、旋转轴和出料斗,其中,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烘干筒中心,且两端均穿出烘干筒的外壁,所述旋转轴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的刀头呈凸起状,所述出料斗设置在烘干筒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筒和旋转轴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下端与出料斗上端相接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烘干筒呈圆柱状,且烘干筒一侧外壁和旋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叶片均匀设置在旋转轴外表面上,且位于内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具有相互连接的侧边和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斗呈倒立三角形,且出料斗的上边缘连接在烘干筒外圈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阻挡杆和第二阻挡杆,且所述第一阻挡杆设置在靠近轴承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边与外缘的夹角为35°~6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叶片结构特殊,茶叶搅拌烘干效果均匀,且对茶叶外观、营养价值损伤小;
2.本实用新型中,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生产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烘干效率高、产品使用寿命长;
4.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设备噪音污染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
1为烘干筒、2为内腔、21为第一阻挡杆、22为第二阻挡杆、3为叶片、31为侧边、32为外缘、4为旋转轴、5为出料斗、6为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筒1、叶片3、旋转轴4和出料斗5,其中,所述旋转轴4可旋转地设置在烘干筒1中心,且两端均穿出烘干筒1的外壁,所述旋转轴4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叶片3,所述叶片11的刀头呈凸起状,所述出料斗5设置在烘干筒1下侧。
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筒1和旋转轴4之间形成内腔2,所述内腔2下端与出料斗5上端相接通,所述出料斗5呈倒立三角形,且出料斗5的上边缘连接在烘干筒1外圈面上。
所述若干叶片3均匀设置在旋转轴4外表面上,且位于内腔2内。
如图3所示,所述叶片3具有相互连接的侧边31和外缘32,侧边31与外缘32的夹角为35°~65°,优选地,侧边31与外缘32的夹角为47°。
如图2所示,所述烘干筒1呈圆柱状,且烘干筒1一侧外壁和旋转轴4之间设置有轴承6,所述内腔2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阻挡杆21和第二阻挡杆22,且所述个第一阻挡杆21设置在靠近轴承6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炳灿,未经林炳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3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