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塑复合管材疲劳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3861.7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光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65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管材 疲劳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塑复合管材疲劳试验装置,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将钢丝的高刚性和高密度聚乙烯的防腐性实现了统一,但复合后材料的蠕变性能检测,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如果蠕变性能不稳定,这将对管材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为了能较为准确地测试管材的蠕变性能,目前已有的方法是采用通过反馈闭环控制齿轮泵和电磁换向阀对管材直接进行循环的压力输入和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装置简单、测试准确、高效节能的管材疲劳试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塑复合管材疲劳试验装置,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机械式驱动机构、水箱、用于定位钢塑复合管道的连接工装以及用于调节试验压力的蓄能器;
所述机械式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减速器、设于减速器输出轴上的凸轮以及油缸,所述油缸的缸杆顶端设有与凸轮配合传动的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有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套设于缸杆上;
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一侧与无杆腔一侧均通过管路与钢塑复合管道连通,所述有杆腔经带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管路与水箱连通,同时该有杆腔经带第二电磁换向阀的管路与钢塑复合管道连通,所述有杆腔一侧上接有用于防止钢塑复合管道内压力过大的节流阀;
所述钢塑复合管道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钢塑复合管道经带截止阀的管路与蓄能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伺服电机主轴上的计数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机构控制取代了原有的电磁控制,利用凸轮高点和低点产生的直线位移差实现试验管材(即钢塑复合管道)中溶液体积的周期性变化,溶液体积的变化在管材上最终反应为压力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压力的变化周期和试验时间,进而推算出管材的疲劳寿命。
2、通过蓄能器充气压力的调节,可以实现疲劳应力的变化,从而满足各种实际工况的模拟。为防止溶液泄露造成疲劳应力低于设定值,或者溶液过量造成疲劳应力超过设定值等情况的出现,装置中设置了电磁换向阀,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设定值的比较,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开闭,实现试验压力的稳定。
3、当试验所需内部压力变化频率改变时,可以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通过溶液体积变化速度的调整,实现溶液压力变化频率的调节。
4、该方法通过给管材施加周期性的压力波动,使管材处于一定规律的交变应力环境中,从而比较准确的模拟实际工况,检测管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钢塑复合管道疲劳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补液装置原理图;
图3是凸轮的轮廓形状示意图;
其中,1、水箱,2、伺服电机,3、减速器,4、凸轮,5、油缸,6、连接工装,7、钢塑复合管道,8、截止阀,9、蓄能器,10、第一电磁换向阀,11、滑轮,12、回位弹簧,13、第二电磁换向阀,14、节流阀,15、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1-附图3,本实施例包括机械式驱动机构、水箱1、用于安装待试验的钢塑复合管道7的连接工装6以及用于调节试验压力的蓄能器9;
所述机械式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与伺服电机2连接的减速器3、设于减速器3输出轴上的凸轮4以及油缸5,所述油缸5的缸杆顶端设有与凸轮4配合传动的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下方设有回位弹簧12,该回位弹簧12套设于缸杆上。当凸轮4转过高点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油缸活塞自动回位。参见附图3,其为凸轮4的形状。蓄能器9采用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所述油缸5的有杆腔一侧与无杆腔一侧均通过管路与钢塑复合管道7连通,所述有杆腔经带第一电磁换向阀10的管路与水箱1连通,所述有杆腔经带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管路与钢塑复合管道7连通,所述有杆腔一侧上接有用于防止钢塑复合管道内压力过大的节流阀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3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