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眼皮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3930.4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凯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新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眼皮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通过夹持上眼睑,单眼皮就能成为双眼皮的医疗器材,一种双眼皮夹持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丽的第一表现是人眼。传统的双眼皮成形是通过开刀、埋线或缝线等几大类手术方法来完成,把重睑沟处睑皮肤缝合在睑板组织上、造成黏连,形成双眼皮,疗效可靠。但是手术创伤大、组织破坏多、出血多、费用高、需要手术器械也多,同时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对那些胆子小又怕痛的爱美人士,会造成心理阴影,使他们在人前总有一种自卑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那些胆子小又怕痛的爱美人士,及手术创伤过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夹持人的上眼睑皮肤,能使单眼皮形成永久性双眼皮的一种双眼皮夹持器。解决其缺陷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用和上眼睑弯曲弧度一样的金属托板,外用和重睑弧度、上睑弯曲弧度一致的压力凸进行加压。在施压过程中可使五个压力凸部位的睑皮肤与睑板组织造成挤压伤性黏连,持续施压一定时间,会形成五点睑皮肤与睑板组织永久性黏连。其特征是:整个双眼皮夹持器,分上下两瓣,五个压力凸所压的睑皮肤与重睑标线相一致,手柄中间设有固定螺旋轴和固定螺丝帽,根据所需对上睑皮肤调整施加压力的大小和维持时间的长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用局部浸润麻醉,在重睑标线上夹持眼睑皮肤,即可形成双眼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眼皮夹持器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眼皮夹持器的示意图:
图中:1.夹持器托板,2.下手柄,3.手柄链接,4.上手柄,5.固定螺旋轴,6.固定螺旋帽,7.扩大板,8.上翘板,9.上平板,10.下压板,11.压力凸。图中R为90°角。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眼皮夹持器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所示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用高硬度不锈钢材料做成如下形状:托板状前缘钝圆、托板中间呈上凸弧状,其弧度与眼睑弧度一致,之后托板呈梯形向后延伸并缩窄为夹持器托板(1)。自夹持器托板(1)缩窄处再向后延伸呈长扁状体,长扁状体设有三个大小一致、距离相等的圆孔,拟增加手稳度,圆孔前内面有一圆柱形凹陷槽为下手柄(2)。之后下手柄(2)的末端逐渐变薄、延长又变厚与上手柄(4)链接固定成一体,为手柄链接(3)。之后变薄延长再变厚与下手柄(2)相对应、大小一致,三个孔之前有一直径Φ4mm的圆形孔,供固定螺旋轴(5)之穿过所用,为上手柄(4)。之后在下手柄(2)凹陷槽处嵌镶一垂直圆柱体,上穿过上手柄(4)并带有螺丝的为固定螺旋轴(5)。在上手柄(4)之上、固定螺旋轴(5)上旋有圆饼状为固定螺旋帽(6)。上手柄(4)向前延伸并扩大成梯形状为扩大板(7)。之后整板延伸并折成上翘80°再延伸再反折为上翘板(8)。自上翘板(8)延伸并反折成110°与下托板(1)相对应的平板为上平板(9)。之后再垂直向下曲折并延伸,下缘为一前凸弧形与重睑弧度一致,同时下缘中间呈上凹弧状与上睑弧度一致为下压板(10)。下压板(10)下缘有五个大小相等的小凸起、每个小凸起等分排列,下缘稍变薄、其连线弧度与重睑沟弧度、上睑弧度一致为压力凸(11)。夹持器合在一起时,压力凸(11)能均匀紧密的与夹持器托板(1)结合,结合后压力凸(11)前缘外仍有一点点宽的夹持器托板(1)。医务人员按无菌手术操作,只在结膜囊内滴入表麻药。先进行重睑设计、划出标记线,夹持器托板(1)两面都涂消炎眼膏,缓慢插入上结膜囊,一手扒着眉弓部皮肤,充分显露设计标线,缓慢挤压上下手柄(4)(2),待压力凸(11)与重睑标线吻合后,旋动固定螺旋冒(6)并逐渐施压,待上睑出现稍有肿胀时再留置一小时。给抗生素三天量口服,嘱患者不能揉眼、不能热敷,三天后会逐渐消肿、重睑形成。此双眼皮夹持器不分左右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凯,未经李进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3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