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多级节能巷道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4918.5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1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毛胜昔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多级 节能 巷道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井下巷道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多级节能巷道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粉尘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粉尘不但具有爆炸的潜在危险,还具有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和精度、降低生产现场可见度,长期与尘源接触的工作人员患职业病(如,尘肺病)的风险大幅升高等危害性。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作业均可能产生粉尘。特别是高产、高效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采掘生产工艺,其井下作业点的空气中的粉尘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浓度。
煤炭开采过程中,井下巷道是行人、车辆运输的重要地点,巷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粉尘浓度高的局部地方给井下工作造成不便于施工作业困难。
为有效控制与解决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以有效改善井下施工作业环境,多年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煤矿粉尘防治理论,并进行了大量的采掘工艺技术、通排风设备以及除尘设备等方面改进,在如何防尘、降尘,以及有效控尘与除尘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但是,毕竟井下施工作业过程中具体工况条件恶劣、尘源点多面广、粉尘产生的原因复杂多变,粉尘污染的问题很难实现完全根治,实际生产过程中,粉尘污染的问题依旧较为严重,井下施工作业环境仍然较为恶劣。
作为一种传统然而十分简便并且有效的技术手段,使用水对各尘源点进行及时的喷淋(喷雾或喷水)的降尘与除尘技术手段一直得到普遍的沿用。现有技术中,煤矿巷道内清洗、除尘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是,靠洒水车洒水。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4283475U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冲刷灭尘装置,其采用车载式结构形式,具体为,将水泵、水箱安装在矿用轨道车底盘上,水泵出口端的水管上连接若干数量的喷头,其中水管由安装支架支撑并具有升降功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可以对巷道壁进行冲刷除尘;以及(由于可升降、高度可调节)适用于各种大小巷道(主要指巷道的高度)的冲刷除尘。
但是,这种可移动式(车载式)巷道冲刷除尘方法适用范围很窄,且效果也不理想。原因在于,巷道空间狭窄、底板坑洼不平,洒水车在巷道内进行移动困难重重,冲刷除尘存在诸多死角。更为重要的是,洒水车盛水有限,不能实现连续洒水,存在时间延迟。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临时“救急”的巷道冲刷除尘。
二是,人工洒水。缺点是耗时费力,效率低;洒水雾化效果差,破坏井下环境;部分回风巷道,特别是专用回风巷道无法进入。从而导致积尘厚度最高可达十厘米,严重威胁矿井安全。
三是,采用定点喷雾方式进行洒水,即,在一定距离的巷道截面设置点喷雾。缺点,不能实现所有的断面清洗;若采用自控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每一个点都需要安装电磁开关,电源线路、通讯线路繁多,在井下特定工况条件下容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可靠性有保障、除尘降尘效果好的一种煤矿井下多级节能巷道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多级节能巷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喷头总成、针阀、供水水管、挂钩及可调式高压水泵;
所述供水水管沿巷道纵向布置,并贯穿整个巷道,并经挂钩悬挂在巷道顶板上的锚杆上,其进口端与所述可调式高压水泵连接;
所述针阀数量为若干,各针阀等间距相互并联连接在所述供水水管的不同位置处;
所述旋转喷头总成与所述针阀的数量相等;每个旋转喷头总成的进水端均分别与其对应的针阀的出水端通过一旋转密封套管形成可转动连接;
每个旋转喷头总成的出水端均分别包括一中心喷头和四个周边喷头;其中,四个周边喷头均布在以所述中心喷头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
所述中心喷头的出口端配置有一圆形雾化喷嘴;
每个周边喷头的出口端均呈倒立的T形管结构形式,其中,T形管的竖直段为进水口、横向段为出水口;
在上述T形管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接有一广角扇形雾化喷嘴和一窄角扇形雾化喷嘴;其中,窄角扇形雾化喷嘴安装在靠近上述圆心的一侧,广角扇形雾化喷嘴安装在窄角扇形雾化喷嘴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一是,结构简单、喷头的布局与搭配合理、水雾的辐射与覆盖面广,因而,巷道内除尘降尘效果好;同时,由于水雾呈现上细下粗的伞形,直接各尘源点的粉尘无死角地牢牢“罩住”,因而,水(雾)利用率高、节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4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救生舱专用舱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改善矿井作业环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