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装置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5204.6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夏增强;高旭;高智强;刘汉;程诗;刘江驰;李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姚远达;柳兴坤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包括 空气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包括其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设备中存在振动件的剧烈振动,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或者设备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尤其是空调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管路,管路的走向也是各种各样,U形管是配管中常见到的一种管路结构,可以缓解管路振动能量集中引起的断管问题,同时能够衰减压缩机能量,但是另一方面压缩机工作时引起的U形管剧烈振动,能够产生很大的噪声。为了缓解管路振动引起的噪声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在U形管路的折弯处增加橡胶配重,通过增加配管质量,减小系统固频,降低管路振动,从而减低噪声;另外一是在在U弯处贴阻尼块,降噪原理和第一种方案类似。
上述两种减振方案中,无论是增加橡胶配重还是包裹减振阻尼块,都是相当于在U形管处施加一个固定的力,对于压缩机的某一个频率点引起的U管振动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对于压缩机其它频率点引起的U形管振动减振效果较差,不能解决现有变频机所有频率点运行引起的U形管振动问题。另一方面,U形管处橡胶配重和阻尼块的固定方式都是通过线扎固定,空调室外机运行环境恶劣,线扎长时间会老化,引起橡胶配重或阻尼块脱落等失效问题,阻尼块高温易脱落融化,并且对于高温排气管来说,不能通过包裹阻尼块的方法来减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件减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工作期间的焊料流动离开互连区而导致电子元件不能工作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振动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和传感器,所述阻尼器和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振动件上,用于采集所述振动件的振动信号,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振动件相连接,所述阻尼器根据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输出不同的阻尼力,用于消耗所述振动件振动时产生的振动能量。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振动件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振动源处。
优选的,所述振动件为与压缩机相连的U形管,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U形管的拐弯处,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处。
优选的,针对所述振动件的不同振动方向,设置有多组阻尼器和传感器。
优选的,在所述U形管的U形端部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阻尼器,和/或,在所述U形管的U形端部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相应地,在所述U形管的侧面和/或U形端部上设置有第一侧传感器、第一端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壁上,和/或,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在压缩机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卡箍,在所述卡箍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一端设置有卡止部,所述阻尼器的另外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卡止部位于靠近所述压缩机外壁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栓,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压缩机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另外一端通过第三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U形管的侧面,和/或,第二阻尼器的另外一端通过第四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U形管的U形端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均包括阻尼器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的阻尼器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的另外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在所述U形管上定位。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凸片,在所述连接凸片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凸耳,在所述凸耳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和连接孔从而将所述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另外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在所述压缩机上设置有管路,所述管路包括U形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形管上设置有所述的振动件减振装置,所述振动件是U形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传输到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振动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给所述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阻尼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5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