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氮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5996.7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丁理;朱喜达;韩伦杰;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转炉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氮封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氮封系统是保证转炉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粉尘不外泄的一种环保措施。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是在转炉氧枪开氧时,氮封也随着开氮气。但是,由于使用的阀门动作慢,阀门关闭时间长,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氮封系统的氮气使用量大,造成氮气消耗过大,不能达到节约氮气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氮封系统,实现节约氮气的目的及达到环保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氮封系统,包括总进气管、下枪孔氮封出气管,在所述的总进气管至下枪孔氮封出气管的管路上,设置双线圈电磁气动阀。
在所述的总进气管至右汇总氮封出气管的管路上,设置双线圈电磁气动阀。
在所述的总进气管至左汇总氮封出气管的管路上,设置双线圈电磁气动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快切阀,完全可以达到快速关闭的目的;修改控制程序达到符合工艺要求的改进,并达到只有正常冶炼时氮封氮气阀才开启,溅渣护炉时氮封氮气阀不动作,保证了环保要求及且达到节约氮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转炉氮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转炉氮封系统,包括总进气管、下枪孔氮封出气管。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环保减排技术。经过与转炉实践、沟通,发现在溅渣护炉期间,氮封可以有措施、有计划停止使用。据此本实用新型对其特点进行改造摸索。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节约氮气的发明目的及达到环保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氮封系统,在所述的总进气管至下枪孔氮封出气管的管路上,设置双线圈电磁气动阀。
本实用新型首先从氮气阀门上改起。原先使用的阀门动作慢,阀门关闭时间长,不能达到节约气体的目的。使用快切阀后,完全可以达到快速关闭的目的。修改控制程序达到符合工艺要求的改进,并达到只有正常冶炼时,氮封氮气阀才开启,溅渣护炉时氮封氮气阀不动作,保证了环保要求及节约氮气的目的。
具体的措施为:
在所述的总进气管至右汇总氮封出气管的管路上,设置双线圈电磁气动阀。
在所述的总进气管至左汇总氮封出气管的管路上,设置双线圈电磁气动阀。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效益是:
一般溅渣护炉时间为7分钟×每天按100炉的生产能力×0.4MPA的压力,就是节约的氮气。其中,氮封管直径为32mm。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5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炼炉中浸渍管氩气循环组件
- 下一篇:菠萝蛋白酶提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