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断脱型潜油电泵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6302.1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刘洪柯;刘兰兰;李向东;张德崇;全宏;赵怀华;王滨;涂永;汪竹;赵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E21B4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断脱型潜油电泵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电泵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具体地说是防断脱型潜油电泵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主要用于潜油电泵开采石油的场合,含气井液进入多级离心泵之前,首先通过油气分离器将游离气体从井液中分离出来,以减少游离气体对多级离心泵工作性能的影响。目前潜油电泵井主要采用的是旋转式分离器,其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相对密度与天然气相对密度的较大差异所造成离心力的差异来达到油气分离的目的,具有分离效率高的优点。
近些年由于地层含水上升、出砂加剧、井筒状况日益恶化等原因,潜油电泵井油气分离器断脱现象越来越突出,根据胜利油田某采油厂统计,该厂每年发生的分离器断脱在10-16井次。油气分离器断脱造成的危害很大:一是造成潜油电泵躺井,影响原油的开采;二是增加检泵作业费用,同时分离器、保护器、潜油电机等机组配件落井,还增加了作业施工难度。
通过调查发现,分离器断脱位置主要集中在分离器衬套两端的丝扣处。分析分离器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下接头与衬套的内径不一致,流体在流经分离器下接头时与耐磨性衬套的端面发生碰撞使得流体的流向、流速发生变化,由层流转为湍流,在此处形成冲刷腐蚀,加之此处壳体较薄,长时间生产,容易在此处发生断裂;二是衬套端部缺乏密封,导致流体通过端部缝隙直接冲刷外部壳体,导致壳体过早断裂;三是目前分离器壳体材质为普通的45#钢,其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断脱型潜油电泵分离器,改进潜油电泵分离器端部结构,并提高壳体材质的机械性能,增加对分离器内壁的保护,在含砂井液中进行油气分离时,提高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防断脱型潜油电泵分离器,包括下接头、衬套、壳体,所述下接头与壳体进行轴向螺纹式连接,在壳体内壁设置衬套,衬套下端口插接在下接头的上端口内壁,在衬套与下接头插接处,所述下接头的上端口内径与衬套下端口的内径相一致。
所述下接头外壁开设外螺纹,壳体开设内螺纹,下接头通过自身外螺纹与壳体的内螺纹进行连接。
所述下接头上端开设外圆环凸台,所述衬套下端开设内圆环凸台,两者通过凸台进行插接。
所述下接头与衬套的相互插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衬套为耐磨型衬套。
所述壳体以及下接头的表面全部进行渗氮处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是优化下接头的内径由Φ80mm改为Φ72mm,使之与衬套内径相同,避免液体流过时产生涡流,此外优化后下接头壁厚增加4mm,强度也随之增加。二是在分离器下接头与衬套的连接处加装密封圈,由过去的单一的接触密封变为垫密封+接触密封,大大提高了接头处的密封性,避免流体通过衬套端部缝隙直接冲刷腐蚀壳体,此密封圈为氟橡胶,耐温性能达到300℃,完全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三是对分离器壳体以及下接头的表面采用非金属深入技术进行处理,渗入层厚度能够达到30-60微米,处理后金属的耐磨性能够提高1倍、抗腐蚀性能够提高10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从结构和材质两方面对潜油电泵分离器进行了改进,消除内壁的径向变径,加强了端密封,提高壳体材质性能,大大延长分离器使用寿命,避免了分离器内壁长时间生产发生断裂的情况,延长了电泵井的生产周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泵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断脱型潜油电泵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接头1、耐磨型衬套2、密封圈3、壳体4。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2,防断脱型潜油电泵分离器,包括下接头1、耐磨型衬套2、壳体4,下接头与壳体进行轴向螺纹式连接,在壳体内壁设置耐磨型衬套,耐磨型衬套下端口插接在下接头的上端口内壁,在耐磨型衬套与下接头插接处,所述下接头的上端口内径与耐磨型衬套下端口的内径相一致。所述下接头外壁开设外螺纹,壳体开设内螺纹,下接头通过自身外螺纹与壳体的内螺纹进行连接。下接头上端开设外圆环凸台,耐磨型衬套下端开设内圆环凸台,两者通过凸台进行插接。下接头与耐磨型衬套的相互插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耐磨型衬套为衬套。壳体以及下接头的表面全部进行渗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6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接触弹簧的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室内门的结构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