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MOS管的新型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6406.2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宁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仓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00 | 分类号: | H02P7/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os 新型 直流电机 驱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MOS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如今,在诸如智能水表,热量表等智能仪表的阀门控制中,绝大多数设计方案都采用三极管构建的驱动电路来驱动。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元器件,若要提高驱动能力,控制器必须提供更大的基极电流,然而控制器电流输出能力一般都比较小,即便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三极管,其驱动能力的提高也并不明显,还增加了产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三极管电路驱动能力不足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OS管(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以提高驱动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有4个MOSFET组成的两通道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通过控制4个MOSFET---MOSFET1、MOSFET2、MOSFET3、MOSFET4的导通与截止,来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止:
当MOSFET1和MOSFET4导通,MOSFET2和MOSFET3截止时,电机正转;
当MOSFET1和MOSFET4截止,MOSFET2和MOSFET3导通时,电机反转;
当MOSFET3和MOSFET4都截止时,电机停止。
所述MOSFET1和MOSFET2是P沟道;MOSFET3和MOSFET4是N沟道;N型和P型MOS管组成H桥驱动电路。
该智能仪表之阀门控制电路,采用4个MOSFET组成的两通道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具有低静态工作电流,较宽的电源电压范围2.5V~15v,连续1500mA的电流输出能力,TTL/CMOS输出电平兼容,可直接连CPU;内置钳位二极管,适用于感性负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之基于MOS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之基于MOS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基于MOS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
图1显示了本实施例之基于MOS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原理。
如图1所示,Q101和Q102分别是P沟道MOSFET1和MOSFET2;Q103和Q104是N沟道MOSFET3和MOSFET4。Motor是直流电机,M+是电机正极接线端子,M-是电机负极接线端子。CTR_S-和CTR_S+是电机控制端子,兼容TTL/CMOS电平;VDD是2V~15V直流电源。
当CTR_S+为高电平,CTR_S-为低电平时,MOSFET1(Q101)和MOSFET4(Q104)导通,MOSFET2(Q102)和MOSFET3(Q103)截止;
当CTR_S+为低电平,CTR_S-为高电平时,MOSFET1(Q101)和MOSFET4(Q104)截止,MOSFET2(Q102)和MOSFET3(Q103)导通;
当CTR_S+和CTR_S-都为低电平时,MOSFET3(Q103)和MOSFET4(Q104)都截止;
当MOSFET1(Q101)和MOSFET4(Q104)导通,MOSFET2(Q102)和MOSFET3(Q103)截止时,电机正转;
当MOSFET1(Q101)和MOSFET4(Q104)截止,MOSFET2(Q102)和MOSFET3(Q103)导通时,电机反转;
当MOSFET3(Q103)和MOSFET4(Q104)都截止时,电机停止。
图2显示了本实施例之基于MOS管的小型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控制逻辑
如图2所示,当CTR_S+为低电平,CTR_S-为高电平时,M+为低电平,M-为高电平,电机反转;
当CTR_S+为高电平,CTR_S-为低电平时,M+为高电平,M-为低电平,电机正转;
当CTR_S+和CTR_S-同为高电平时,M+和M-都为低电平,电机停止转动;
当CTR_S+和CTR_S-同为低电平时,M+和M-都为高电平,电机停止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仓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仓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6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芦荟保湿营养护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分离型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