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6559.7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7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林;王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码模冲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12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夹具 刻度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销,具体的涉及一种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
背景技术
焊接夹具上的定位销目前为圆柱体,每次的定位销检查,需要检查人员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用测量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定位销是否磨损,是否需要跟换,因现场焊接夹具多,所对应的定位销数量也极大。焊接夹具定位销因需要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从成本及专业性角度考虑,此工作不能由现场工人操作,必须由焊接夹具管理人员进行测量并记录,长时间单一的测量工作,对测量人员有较强的测量疲劳度,导致测量错误,从而造成零件定位偏向,导致零件几何尺寸不良,流入到客户处,引发客户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包括定位柱、凸缘、手柄柱,所述定位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定位柱的表面设有条形刻度槽,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有漏斗状结构的定位头,所述凸缘上设有柱孔,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镶嵌在所述凸缘的柱孔内,所述手柄柱的一端镶嵌在所述凸缘的柱孔内,且与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条形刻度槽设有四条,四条所述条形刻度槽轴向的均匀分布在所述定位柱的外圆周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条形刻度槽的深度为所述定位销柱预设磨损量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条形刻度槽的宽度的范围为0.1mm~1mm。
进一步,所述条形刻度槽的宽度的范围为0.5mm。
进一步,所述条形刻度槽的长度与所述定位柱的工作长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凸缘为带有弦切面的圆柱体,所述弦切面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弦切面相对称,所述柱孔位于所述凸缘的中心。
进一步,所述手柄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手柄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位销在焊接夹具中的磨损主要为装取件的过程,定位销穿过及取出零件定位孔时,定位会和零件孔边缘从上至下及从下至上的摩擦,久而久之重复的零件摩擦导致定位销磨损,本实用新型将定位销从上至下做4条刻度槽即条形的刻度槽,条形刻度槽的深度为所述定位柱预设磨损量的一半,4条刻度槽基本可以确定圆的任何面与零件摩擦,当零件与定位销摩擦时,刻度槽会随着摩擦变浅,当两边刻度槽磨损平,表示该定位销已到极限值,需要更换新的定位销,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接夹具刻度定位销可以直接目视对定位销进行检查,这样一来,可以缩短定位销检查时间和保证焊接合件的几何尺寸,同时可以取消专人检查,改为现场工人检查,节省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定位柱,2、凸缘,3、手柄柱,4、条形刻度槽,5、定位头,6、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焊接夹具的刻度定位销,包括定位柱1、凸缘2、手柄柱3,所述定位柱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定位柱1的表面设有条形刻度槽4,所述条形刻度槽4的深度为所述定位柱1预设磨损量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条形刻度槽4的深度为0.2mm,因为定位柱1预设的磨损量为0.4mm,所述条形刻度槽4的宽度的范围为0.1mm~1mm,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条形刻度槽4的宽度为0.5mm,所述条形刻度槽4的长度与所述定位柱1的工作长度相同,所述条形刻度槽4设有四条,所述四条条形刻度槽4轴向的均匀分布在所述定位柱1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定位柱1的一端设有漏斗状结构的定位头5,所述凸缘2为带有弦切面的圆柱体,所述弦切面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弦切面相对称,所述凸缘2上设有柱孔6,所述柱孔6位于所述凸缘2的中心,所述定位柱1的另一端镶嵌在所述凸缘2的柱孔6内,所述手柄柱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手柄柱3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柱1的直径,所述手柄柱3的一端镶嵌在所述凸缘2的柱孔6内,且与所述定位柱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码模冲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数码模冲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6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翻转式线切割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内撑定位与旋转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