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6744.6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石杨;陈祥衡;吴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科欧泰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裴红美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发生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我国就开始进行研发,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水处理领域一直发挥着杀菌、消毒、脱色等重要作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自研发之日起,应用时一直是采用水射器将制备出的二氧化氯气体与反应后的残液一同抽出发生器,送至被处理水体进行杀菌、消毒。针对这种投加方法,对没有特殊要求的水体,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对于处理自来水、二次供水、含氰、含镍、含COD废水等水体,特别是处理综合性废水,气液一起投加,会带来许多危害和弊端,而影响着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应用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处理的水体,不但会影响处理效果,还会增加处理成本。
目前,市场上也有各种制备二氧化氯气体的方法,但是,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采用相应结构,应用领域也各不同,针对面广量大的水处理领域应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却没有一种具有单独投加二氧化氯气体的方法,因此,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水处理的广泛、深入进行。为解决此问题,不少厂家就研制在二氧化氯发生器之外,增加各种分离器,来解决气液分离问题,避免反应后残液进入水体,以保证杀菌、消毒效果,避免带来污染。但是,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缺陷,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增加了占地面积,而且不能彻底解决残液夹带二氧化氯气体的问题,以致造成二氧化氯气体的浪费和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根据水处理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自行气液分离不仅可以高效分离出二氧化氯气体,而且,不需要增加许多投资,在原发生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即可,完全可以满足水处理的要求及客户的需求,对水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特殊要求的水处理企业解决了关键问题。
一种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残液储槽、残液泵、废水处理池、循环泵和水射器,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缓冲罐和异形U型管,所述异形U型管包括位于左侧的圆形盘管、位于底部的水平直管和位于右侧的竖向直管,所述圆形盘管的上部与所述缓冲罐相连,下部与所述水平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平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直管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直管的上部与残液排放管相连,所述残液排放管与所述残液储槽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残液泵与所述废水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所述水射器与所述废水处理池相连,所述水射器还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相连,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与原料输入管路相连,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之间通过第三管路相连通,所述残液储槽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第四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原料输入管路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原料输入管和第二原料输入管,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原料输入管相连通,在所述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上设置有空气输入管,在所述废水处理池上设置有综合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罐为两端封口的圆柱形结构,在所述缓冲罐的中上部设置有混合物入口,所述混合物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相连,在所述缓冲罐的上部设置有二氧化氯气体出口,下部设置有残液出口,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在所述缓冲罐上部的内壁上均匀交错固定有多个横向折流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输入管路、所述第一原料输入管和所述第二原料输入管均设置在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其中所述横向折流板为边缘具有一缺口的圆板,所述横向折流板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由一个优弧和一个连接所述优弧两端的直边构成,多个所述横向折流板交错固定在所述缓冲罐内壁的上部,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折流板的两个直边平行且设置在所述缓冲罐轴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自行气液分离的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科欧泰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科欧泰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6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集成的制氧分子筛塔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精密可调的新型液体试剂加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