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气道交换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7695.8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珊珊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交换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临床引导气管插管,困难气道气管导管拔管以及更换气管导管的气道交换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其广泛用于全身麻醉,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者,心肺复苏,药物中毒以及新生儿严重窒息。由于各种病理改变导致面部局解剖结构异常时会发生插管困难,据国外资料统计气管插管失败率5--35例/10000例,而解决困难插管方法目前有经鼻或直接喉镜插管,盲探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逆行气管插管,气道交换导管引导插管等。而其中气道交换导管引导插管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单快捷花费代价低廉的方法。在气管插管发生困难时,可利用其大小适当,灵活柔韧,比气管插管更容易进入气管的特点,不需要很好的显露声门就可引导气管插管放人。即使在有明显解剖结构异常、张口困难致操作窗过小以及清醒病人反射过强引起喉头部分痉挛时,都可以在狭小的气道口内顺利放入气道交换导管辅助完成气管插管,困难气道管理在苏醒拔管期尤为重要,在麻醉结束后的拔管过程中经常可见呼吸无力、通气不足、气道梗阻等并发症,有些病人会存在面罩通气困难和再次插管困难,但气道交换导管的正确使用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用气道交换导管接高频呼吸机进行高频正压喷射通气来改善机体缺氧,为再插管赢取时间,因此气道交换导管在预防困难气道拔管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胸科临床麻醉中,术毕多由于病情需要,需将双腔气管导管更换为单腔气管导管。以往临床上常规处理方法是将原双腔气管导管拔除,重新使用喉镜显露声门,再行气管插管。这种更换导管方法常使实施操作的医师感到担忧和麻烦,尤其是首次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如肥胖、张口受限、颈短粗及颈部活动受限等。另外重新用喉镜显露声门,再行气管插管需要追加肌松药。使用喉镜一方面会造成对患者的二次插管创伤,另一方面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而采用引导管更换双腔气管导管,成功率较高、更换时间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与更换导管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气道交换导管引导插管在困难气道及更换双腔管中的应用损伤较小,操作简单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花费代价低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用于成年人时,气道交换导管到牙齿的深度绝对不能超过26cm,否则有损伤甚至撕裂气管导管或支气管的可能,过浅了又有可能在导引气管导管置入时发生导引管脱落,气管导管误入食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灯带的新型气道交换导管。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灯带的明显的标识作用以及精确刻度标识,显示气道交换导管在使用时以及使用中的位置变化,指导医生临床应用,避免过深出现并发症及过浅气管导管误入食管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道交换导管,包括空心管,空心管后端连接有相应的标准气管导管雄性接头,所述空心管是透明的,在空心管前端向后布置有一条灯带。
其进一步是:所述空心管是柔性的塑料管,长80mm-100mm,外径是0.4mm。
所述灯带是led灯,灯带位于空心管前端5mm后;灯带固定在空心管内壁上或者嵌入灯带内壁上。
所述灯带长15mm-25mm。
所述空心管从前端到后端每隔一厘米设有一个示意刻度的小格子,每隔5厘米设有显示长度的数字。
所述空心管后端连接有高频通气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气道交换导管,包括空心管1,空心管1后端连接有相应的标准气管导管雄性接头2,标准气管导管雄性接头2连接有高频通气机;空心管1是透明的、柔性的塑料管,长80mm、90mm或100mm,其外径是0.4mm;空心管1前端呈圆钝开口状,空心管1前端5厘米范围内的管壁四周开有均匀的8个小通气孔;空心管1前端5mm后向后布置有一条led灯灯带3,灯带3长15mm-25mm,灯带3固定在空心管1内壁上或者嵌入灯带3内壁上。空心管1从前端到后端每隔一厘米设有一个示意刻度的小格子,每隔5厘米设有显示长度的数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珊珊,未经朱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7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罩
- 下一篇:鼻咽通气道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