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楼板内模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8095.3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国;郜玉芬;刘建;石啸威;邢华;刘祖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G15/0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楼板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心楼板内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就是按一种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内模即为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体。达到在增加板的计算高度的情况下,不增加结构的自重,减少钢筋数量,减少混凝土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内模可采用空心的筒芯、箱体,也可采用轻质实心的筒体、块体,材料可采用铁质、塑料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空间间隔灵活,隔音效果佳,隔热、保温性能突出的优异性,因此在学校、宾馆、体育馆、运动场等大跨度混凝土楼板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在实际使用中,空心内模安装后,由于混凝土振捣时浮力和冲击力较大,容易导致空心模位移或者出现上浮的现象。中国专利,专利公开号CN204081492U,公开日期为2015年01月0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空心模抗浮锚固组件,公开了一种利用捆绑的方式对空心模进行锚固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解决空心模上下方向位移的问题,但是在捣震混凝土时由侧向冲击力产生的空心模横向位移任然无法得到有效的避免,在冲击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容易出现空心模产生位移,严重时甚至会使锚固的连接处发生松动进而影响空心模的上下定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一种空心楼板内模定位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内模/空心模捆扎定位方式无法解决横向位移定位以及定位不可靠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模、下层钢筋网、内模、上层钢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其边沿处设有量两对称分布的多个凸耳,所述的凸耳上设有与底模大端面相垂直的通孔,相邻两凸耳内穿设有开口朝下的U型固定筋,U型固定筋的上端平杆与上层钢筋网相接触且通过铁丝相固定,U型固定筋的两竖直杆中部设有外螺纹,各竖直杆的外螺纹处分别穿设有两固定套管,套管与竖直杆螺纹连接,套管位于两凸耳的外侧形成对内模的挤压固定结构,U型固定筋的竖直杆与下层钢筋网相固定,U型固定筋竖直杆的下端突出于下层钢筋网的下沿并与底模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与U型固定筋的螺纹配合实现对内模的准确定位,在进行捣振混凝土时,保证不会因侧边冲击力而产生位移,包括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同时U型固定筋的下端与底模形成对劲性骨架的支撑作用,在浇筑混凝土时省去对下层钢筋网支撑骨架的编制,可节省一部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U型固定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空心楼板内模定位装置,包括底模1、下层钢筋网2、内模7上层钢筋网3,所述的内模其边沿处设有量两对称分布的多个凸耳4,所述的凸耳4上设有与底模1大端面相垂直的通孔,相邻两凸耳4内穿设有开口朝下的U型固定筋5,U型固定筋5的上端平杆与上层钢筋网3相接触且通过铁丝相固定,U型固定筋5的两竖直杆中部设有外螺纹,各竖直杆的外螺纹处分别穿设有两固定套管6,套管6与竖直杆螺纹连接,套管6位于两凸耳4的外侧形成对内模的挤压固定结构,U型固定筋5的竖直杆与下层钢筋网2相固定,U型固定筋5竖直杆的下端突出于下层钢筋网2的下沿并与底模1相接触。
为了便于凸耳4与U型固定筋5进一步通过铁丝进行固定,的所述的凸耳4的两边沿处设有内凹的槽,便于铁丝捆扎时铁丝的固定。
所述的U型固定筋由直径6或8mm的钢筋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由U型固定筋5的竖直杆与底模1的之间的支撑形成对下层钢筋网2的架空,且由于U型固定筋5的均匀分布使得下层钢筋网2与底模1间的距离相对均匀,使得混凝土浇筑质量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U型固定筋5实现下层钢筋网2与上层钢筋网3之间的支撑作用,且U型固定筋5实现对内模的定位,在浇筑时混凝土能够更好的包裹上、下层钢筋网2和内模。
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与U型固定筋的螺纹配合实现对内模的准确定位,在进行捣振混凝土时,保证不会因侧边冲击力而产生位移,包括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同时U型固定筋的下端与底模形成对劲性骨架的支撑作用,在浇筑混凝土时省去对下层钢筋网支撑骨架的编制,可节省一部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8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通风装置的天窗
- 下一篇:层间幕墙立柱套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