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8213.0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5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单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志友 |
主分类号: | H04M1/12 | 分类号: | H04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领域,属于手机支架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手机为智能手机,屏幕尺寸也越来越大,人们通常用手机观看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在长时间手持手机观看时,往往会造成手臂酸痛、麻木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支架,存在体积较大、成本高、不方便携带等弊端,同时,因支架调节角度不理想,可能会造成观看屏幕时,眼睛疲劳等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手机支架,其解决了现有手机支架体积大,不便携带、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机支架,包括支架固定体、及与固定体旋转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架固定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携带、悬挂的钥匙扣,以及另一端的凸台设有防止支撑板松开的凸缘;以及表面设有若干个手机限位挡槽;所述支撑板,通过设在支架固定体上的旋转轴,与支架固定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固定体表面的限位挡槽形成凹凸部分,与支撑板表面的凸凹部分,经过旋转对折后,二者相互吻合、交叉,此时支架整体呈“一”字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延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设在支架固定体旋转轴附近的限位凸起,限制抵顶支撑板的继续旋转,使支撑板形成固定、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旋转张开后,手机支架整体呈顺时针旋转的“y”字形。
优选地,所述支架固定体一端设在支架固定体上的旋转轴处的钥匙圈,呈“D”形。
优选地,所述支架固定体另一端的凸台,设有防止支撑板松开的凸缘,凸缘与旋转轴的轴中心线平行设置,延水平方向伸出于凸台侧壁0.1-1mm。
优选地,所述设在支架固定体上的旋转轴,位于支架固定体中部大于1/2处,且靠近钥匙圈一端处。
优选地,所述支架固定体表面设有若干个手机限位挡槽,其挡槽为前后贯穿结构,与旋转轴的轴中心线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手机支架,手机放置在支架上后,手机屏幕与支架固定体放置面的角度为30-40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手机支架而言,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支架固定体与支撑板对折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的使用状态侧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应用第二限位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应用第一限位挡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结合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架固定体1、及与固定体1旋转连接的支撑板2,所述支架固定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携带、悬挂的钥匙扣15,以及另一端的凸台11设有防止支撑板2松开的凸缘111;以及表面设有若干个手机限位挡槽12和13;所述支撑板2,通过设在支架固定体1上的旋转轴14,与支架固定体1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1,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架固定体1表面的限位挡槽12和13形成凹凸部分,与支撑板表面的凸凹部分22和23,经过旋转对折后,二者相互吻合、交叉,此时支架整体呈“一”字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1,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所示,支撑板2延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设在支架固定体1旋转轴14附近的限位凸起16,限制抵顶支撑板2的继续旋转,使支撑板2形成固定、支撑作用。经过分析、计算,强度可满足大部分手机的重量支撑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志友,未经单志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8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野外游玩型移动电源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出水管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