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仿生减粘降损高频电刀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8434.8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辉;付君;王旻;韩志武;叶军峰;牛士超;张德远;陈华伟;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仿生 减粘降损 高频 刀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的高频电刀刀头,特别涉及一种耦合仿生减粘降损高频电刀刀头。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手术在减少手术对患者创伤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实现了从传统开腹手术操作到小孔手术操作的飞跃。在微创外科手术中,高频电刀是主要载能工作器械之一,用于组织的切割与止血。然而,该载能器械在止血和切割的同时,亦会导致组织在器械表面的严重粘附。电刀与组织的粘附往往会增大手术过程中刀头与组织的分离难度,极易造成组织的二次撕裂、二次出血等伤害。因此,解决电刀-组织的界面粘附问题,开发具有防粘、减粘功能特征的高频电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针对电刀-组织沾粘,采取的方法主要有:1)刀头表面电镀。通过在刀头表面镀覆teflon、silicone、陶瓷等材质的涂层来降低电刀的表面能量与局部高温,进而减少电刀-组织的界面粘附。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灼烧组织的粘着,但涂层在高温状态下的安全性目前尚不明确,故临床应用较少。2)刀头表面改形。在刀头的平整光滑表面加工一定的微观形态,如蜘蛛网状微螺纹、仿植物叶片的凹槽等,改善刀头表面的热效应,以减小组织粘附。3)加设喷水装置,通过刀头喷水降低刀头-组织的界面温度,进而降低组织粘附。因此,目前的解决方案多是从表面疏水特性、微观热效应角度出发对刀头表面进行的单一改性或改形,以改善刀头与组织的界面温度分布与粘附,但均未基于电刀-组织的粘附特征而进行,因此减粘效果不理想,实用性较差。
综观上述高频电刀现状,亟需一种深度考虑电刀-组织的粘附规律,并且对微创手术组织粘附低、组织损伤少的高频电刀刀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解决现有微创外科手术器械-高频电刀的组织粘附问题的耦合仿生减粘降损高频电刀刀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射频控制器、刀柄、绝缘套、螺钉和刀尖,刀柄包括有刀柄底部和刀柄顶部,刀尖包括有刀尖底部和刀尖顶部,刀柄底部插入射频控制器,绝缘套通过刀柄顶部安装在刀柄上,刀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在刀尖底部上;射频控制器的中部开设平口和圆口,平口防止刀柄转动;刀尖的中部开设矩形口,矩形口降低粘附现象;刀尖顶部包括有偏转弧面和中心弧面,偏转弧面对称分布在中心弧面的两侧,偏转弧面和中心弧面增强刀尖顶部的局部放电效应,以实现减小粘附的效果,偏转弧面的偏转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20°,偏转弧面的径向外部设有偏转仿生球凹,偏转仿生球凹的偏转间隔角为18°,偏转仿生球凹半径的取值范围为0.05-0.1毫米,偏转仿生球凹半径与偏转半径的比例范围为0.05-0.1,通过调节偏转仿生球凹半径和偏转间隔角降低损伤现象,中心弧面的径向外部设有中心仿生球凹,中心仿生球凹的中心间隔角取值范围为12°-18°,中心仿生球凹半径的取值范围为0.05-0.15毫米,中心仿生球凹半径与中心半径的比例范围为0.04-0.14,通过调节中心仿生球凹半径和中心间隔角降低损伤现象。
所述的刀柄和刀尖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所述的绝缘套采用绝缘耐高温聚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
启动射频控制器将高频电流通过刀柄传递至刀尖,通过绝缘套进行电流绝缘保护,利用射频控制器上的平口限制刀柄转动,通过螺钉将刀柄和刀尖连接在一起,通过刀尖进行外科微创手术作业。刀尖中部开设矩形口,减小70-80℃的易粘组织与刀尖的接触面积,降低组织粘附;同时偏转弧面和中心弧面构成组合式球面,增强刀尖的局部放电效应,利用高温热能降低组织粘附;通过改变刀尖上的偏转仿生球凹和中心仿生球凹形态的半径及其在弧面上的分布特征调节刀尖上的热量分布,降低刀尖对组织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刀尖弧形结构和两类仿生球凹形态共同构成刀尖耦合体,有利于使刀尖对组织同时实现减小粘附和降低损伤两种效果。
2、刀柄和刀尖采用螺栓连接,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手术对象和不同的手术部位更换不同的耦合仿生减粘降损电刀刀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拆去射频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尖顶部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C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频控制器的B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8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椎弓根体表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用超细电凝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