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开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093.6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D01G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黄建月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开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开棉机。
背景技术
开棉机的主要功能是开松和除杂,即将大块(束)纤维松解为小块(束)、除去(大)杂。传统的开棉机,先经过木罗拉进行初步压缩棉层,然后通过金属给棉罗拉进行紧密握持棉层,最后,棉层垂直喂入打手室进行打击、开松、除杂。此种结构,木罗拉与金属给棉罗拉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影响开棉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开棉机,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开棉机,包括机身,机身顶部设置有储棉箱,所述储棉箱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所述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的半径递减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所述第三对给棉辊的底部与打手室相连,所述打手室内设置有打手和尘格,所述打手室底部设置有输杂帘。
优选,所述储棉箱内设置有光电管,所述光电管距离第一对给棉辊顶部一定距离。
优选,所述储棉箱内自凝棉器至第一对给棉辊之间设置有调节板。
原棉经凝棉器喂入储棉箱,棉层依次经过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垂直喂入打手室,通过打手进行猛烈打击、分割、撕扯、开松、除杂,受下一个凝棉器的吸引,由出棉管输出,其中,杂质经输杂帘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开棉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机身;2:凝棉器;3:储棉箱;4:第一对给棉辊;5:第二对给棉辊;6:第三对给棉辊;7:光电管;8:调节板;9:打手室;10:出棉管;11:打手;12:尘格;13:输杂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新型开棉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机身1顶部设置有储棉箱3,所述储棉箱3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2,所述储棉箱3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所述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的半径递减(每对给棉辊的半径相等)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即是棉层的流通直径。
其中,第三对给棉辊6的底部与打手室9相连,所述打手室9内设置有打手11和尘格12,优选,所述打手11是豪猪式打手11(图中未示出),一般而言,豪猪式打手11包括打手轴和设置在打手轴上的刀片盘,所述刀片盘上均匀设置有刀片,刀片的厚度是5.5-6.5mm之间,最好是6mm,效果更好。
打手室9底部设置有输杂帘13,打手室9除掉的杂质经输杂帘13排出机身1。
图1中,储棉箱3内设置有光电管7,所述光电管7距离第一对给棉辊4顶部一定距离。储棉箱3内自凝棉器2至第一对给棉辊4之间设置有调节板8。
原棉经凝棉器2喂入储棉箱3,调节板8可以调节储棉箱3输出棉层的厚度,光电管7可根据储棉箱3内原棉的充满程度控制原棉的喂入,使储棉箱3内的原棉保持一定的高度。棉层依次经过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垂直喂入打手室9,通过打手11进行猛烈打击、分割、撕扯、开松、除杂,受下一个凝棉器的吸引,由出棉管10输出,其中,杂质经输杂帘13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容量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用装置
- 下一篇:油箱观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