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896.1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章茜;陈初阳;张海阔;曾鹏;吴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5/02 | 分类号: | G02B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教学 专用 手持 裂缝 放大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缝放大镜,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
背景技术
裂缝放大镜是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实验和斜截面受弯剪实验的主要仪器,目前大量用于钢筋混凝土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中。
目前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实验采用的是较为简易的且存在一定不便利性的裂缝放大镜,即当最大裂缝宽度方向与刻度方向不重合时,需要旋转裂缝放大镜,此时所测位置就会随之旋转,离开裂缝放大镜视野范围;现有裂缝放大镜虽然底部能够发光,但只能照到裂缝表面及梁表面,此时灰黑色刻度线就会被黑色裂缝掩盖,需要通过周围未被掩盖住的刻度反推裂缝宽度;另外,镜筒底部外围为抛物线形大切口,外部透光完全依赖于切口角度及切口朝向,量测裂缝时基本紧靠内设外援灯光才得以看见,但仍然不够清晰。使用起来虽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较为麻烦,不太方便,常常一个实验结束就头晕眼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对正、视野清晰、刻度清晰,同时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用于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中的梁正截面受弯实验装置和斜截面受弯剪实验装置等测量裂缝宽度的实验装置。
一种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包括外筒和内设于外筒中的内筒,内筒能在外筒内转动,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连接平台,内筒的上表面设置有目镜,内筒中靠近内筒底部设置有物镜,所述目镜与物镜均为凸透镜;内筒壁上靠近物镜处设置有照明灯。
所述内筒可原地旋转,使对正最大裂缝宽度位置更加简易便捷,目镜上有刻度线,旋转时刻度位置不发生改变;优选刻度线颜色为荧光绿,使得刻度线在黑色裂缝中仍能清晰辨别。
所述目镜与物镜均为凸透镜,可起到放大的作用,放大倍数为40倍,最小格值为0.05mm。
所述外筒比内筒稍大些、短些,这样手握内筒就可以旋转。
外筒壁上设置有把手,以满足其可以手持式的方便。
外筒壁上靠近物镜处开设有通孔,让自然光能够透过通孔射入外筒内部,便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外筒壁上靠近目镜处设置有照明灯开关,照明灯开关与照明灯电连接,当以上所述通孔的透射进去的光线不够时,可以按动照明灯开关打开照明灯,用于照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内外两层镜筒的设计,使其内筒可以达到既可以原地旋转,又可以固定位置的效果,镜筒外壁设置通孔四周均匀透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实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刻度线设计成荧光绿,使其即使在较为昏暗的光线下依然能够清晰的辨别刻度线的位置,防止错读或读数时间过长,视野清晰、刻度清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明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目镜;2、内筒;3、照明灯开关;4、连接平台;5、把手;6、外筒;7、照明灯;8、物镜;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改良式教学专用手持裂缝放大镜,包括外筒6和内设于外筒6中的内筒2,内筒2能在外筒6内转动,内筒2与外筒6之间设置有连接平台4,内筒2与连接平台4固定连接,连接平台4与外筒6之间滚动连接;内筒2的上表面设置有目镜1,内筒2中靠近内筒2底部设置有物镜8,所述目镜1与物镜8均为凸透镜;内筒2外壁上靠近物镜8处设置有照明灯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筒2与外筒6之间设置有连接平台4,外筒6与连接平台4固定连接,连接平台4与内筒2之间滚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视觉刺激功能的脑功能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