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的便携式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030.2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冲林;吕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护 呼吸 便携式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的便携式口罩。
背景技术
消防的关键在于自防自救,室内着火时,伴随着大量的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灭火时还有灭火器产生的大量粉尘,故在灭火时需要佩带呼吸器,可以有效保护自己。但现有的专业呼吸器构造复杂,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费用较高,不适宜于家庭、办公室环境中使用;而且一般的棉布口罩,由于透气性差,对颗粒物的吸附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一般家庭都不会配备专业防火呼吸器,因此在发生火灾时都采用毛巾打湿之后捂住口鼻从而到达保护呼吸的目的,采用这种方式无法彻底的过滤烟尘,保护防护结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的便携式口罩,此口罩结构简单,佩戴方便,而且能够有效的隔热,过滤火灾现场的烟尘,透气性能好,价格便宜能够在普通家庭和公众人多的场所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的便携式口罩,它包括隔热层,隔热层的内层通过支架安装有透气层,透气层上连接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采用棉布包裹着活性碳纤维制成,所述隔热层的两侧边连接有束带,所述吸附层上加工有便于佩戴的眼部凹区,在眼部凹区的下方设置有鼻部凹区,在鼻部凹区下方设置有口部凹区。
所述隔热层由纳米多孔隔热复合材料制成的面料构成。
所述透气层由咖啡碳纤维面料制成。
所述束带采用柔软具有弹性的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发生火灾时,将此口罩通过束带佩戴在自己的面部,并保持眼部凹区、鼻部凹区和口部凹区与自己的面部相贴合,保证其密封性;通过在隔热层和透气层之间设有支架,能够在两层之间形成空隙,有助于空气流通;隔热层具有反热辐射性能及隔热性能,避免热气灼伤;透气层能保证透气的同时,隔离较大颗粒的烟尘或粉尘;吸附层能有效吸附有害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包括毒气。
通过设置三层结构的口罩,结构简单,成本低,还能有效地隔离有害烟尘和毒气。在吸附层上设有凹陷部,与口鼻的位置相匹配,能更好地让口罩与口鼻的空隙较小,更加利于隔离。还能很好地将口罩固定,不宜滑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层之间的结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面部贴合的吸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隔热层1、支架2、透气层3、吸附层4、束带5、眼部凹区401、鼻部凹区402、口部凹区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的便携式口罩,它包括隔热层1,隔热层1的内层通过支架2安装有透气层3,透气层3上连接有吸附层4,所述吸附层4采用棉布包裹着活性碳纤维制成,所述隔热层1的两侧边连接有束带5,所述吸附层4上加工有便于佩戴的眼部凹区401,在眼部凹区401的下方设置有鼻部凹区402,在鼻部凹区402下方设置有口部凹区403。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4能有效吸附有害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包括毒气。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1由纳米多孔隔热复合材料制成的面料构成。隔热层1具有反热辐射性能及隔热性能,避免热气灼伤。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3由咖啡碳纤维面料制成。透气层3能保证透气的同时,隔离较大颗粒的烟尘或粉尘。
进一步的,所述束带5采用柔软具有弹性的耐火材料制成。方便将口罩固定在头部。
进一步的,通过在隔热层1和透气层3之间设有支架2,是为了在两层之间形成空隙,有助于空气流通。
通过设置三层结构的口罩,结构简单,成本低,还能有效地隔离有害烟尘和毒气。
进一步的,在吸附层上设有凹陷部,与口鼻的位置相匹配,能更好地让口罩与口鼻的空隙较小,更加利于隔离。还能很好地将口罩固定,不宜滑落。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口罩
- 下一篇:一种智能便携式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