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保鲜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266.6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昊博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保鲜 饭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饭盒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保鲜饭盒。
背景技术
饭盒是一种专门用来装饭菜的盒子,也称便当盒,大多用铝、不锈钢、塑料制成。饭盒包括塑料饭盒、保温饭盒、普通饭盒。保温饭盒是在普通饭盒的外层加设了保温外壳,有内外两层中充填泡沫塑料,在内层涂覆金属薄膜构成,从传导、辐射、对流三个方面减少热量的损失,又在饭盒和外壳之间加装电加热装置,补充热量的损失,使饭菜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是目前的保温饭盒志在保温,却不能保持食物的新鲜感,食物的食用方面欠缺安全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仅可以用于保温,又可以用于保鲜的饭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可以保温、又可以制冷保鲜的多功能饭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保鲜饭盒,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外壳;所述外壳的空腔内设置有内胆;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保鲜层;所述内胆的底端依次设置有内导热板、制冷片和外导热板;在所述内导热板的一侧安装有温控器;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一端的转换开关、电源输入插座和多接口传输电缆。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均是由铜铝合金、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内导热板和所述外导热板均是由铜合金或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温控器的温度控制范围在0-55℃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制冷片是由两块规格为20*40cm的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制冷片的额定电压为6.8V,并且向所述制冷片通以正向电流时给所述内胆制冷,当向所述制冷片通以反向电流时给所述内胆加热。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转换开关为通断电流为10A的一个双刀双掷开关。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转换开关设置有电压转换继电器,在电压转换继电器采用分断电流10A,吸合电压12V的电磁继电器,当输入电压达到12v时会自动将两块额定电压为6.8V的制冷片切换为串联状态,当输入电压为5V时,电压转换继电器分断将两块制冷片切换成并联状态。
优选的,在上述多功能保鲜饭盒中,所述多接口传输电缆设置有电源适配器输入接口、汽车点烟器电源输入接口和电脑USB输入接口。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保鲜饭盒,首先通过在内胆底端设置有制冷片、内导热板和外导热板,制冷片是由两块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并且根据输入电压的不同,制冷片的的连接方式也会自动切换,不仅增强了安全效果,而且也能达到食物的保鲜目的;并且多接口传输电缆的设置既可以用12V电源适配器,又可以用汽车电源输入接口或电脑USB接口为饭盒提供电能,选择性更强,使用更加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性强,而且又可以保温食物,同时也可以选择制冷达到保持食物新鲜度的目的,实现饭盒多种用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
1为外壳、9为转换开关、10为电源输入插座。
在图2中:
1为外壳、2为内胆、3为保鲜层、4为制冷片、5为内导热板、6为外导热板、7为温控器、8为风扇。
在图3中:
4为制冷片、7为温控器、8为风扇、9为转换开关、10为电源输入插座、11为多接口传输电缆、12为电压转换继电器、13为电源适配器输入接口、14为汽车点烟器电源输入接口、15为电脑USB输入接口、16为电缆输出插头。
在图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昊博,未经徐昊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