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739.2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年;宋忠利;金国庆;王峥嵘;鲁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 | 分类号: | F04D29/04;F04D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机械 密封 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离心泵中的介质从泵壳与泵轴之间泄漏出来,常采用盘根或机械密封来阻止介质的泄漏。现在为了防止污染基本上都采用了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主要是将较易泄露的轴向密封改为不易泄露的端面密封。当泵轴转动时,带动轴套、弹簧座、弹簧、动环等零件一起转动,由于弹簧力的作用使动环紧紧压在静环上。轴旋转时,动环与轴一起旋转,而静环则固定在座架上静止不动,这样动环与静环相接触的环形密封面阻止了介质的泄漏。理论上机械密封使用寿命在2至3年。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与机械密封配合的轴套表面附着大量的油污或结垢,造成机械密封弹力辅助机构失灵,而使机械密封磨损,导致离心泵的机械密封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可见,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的轴套存在易附着大量的油污或结垢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的轴套易附着大量油污或结垢的技术问题,减少轴套上附着的油污或结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所述轴套包括:
沟槽,设置在所述轴套外表面,从所述沟槽的一端到所述沟槽的另一端深度逐渐增加;
密封槽,设置在所述轴套的一端,用于放置密封圈;
键槽,设置在所述轴套另一端的内壁上,用于套在泵轴的定位键上,将所述轴套与所述泵轴固定在一起;
其中,当所述轴套套在所述泵轴上随所述泵轴旋转时,所述沟槽内的液体能够快速流动对所述轴套外表面产生切割力,所述切割力能够去除所述轴套外表面附着的油污和/或结垢。
可选的,所述沟槽具体为叶片式沟槽。
可选的,当所述轴套套在所述泵轴上时,所述轴套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机械密封动环,所述轴套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机械密封动环座。
可选的,所述轴套的内侧与所述泵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轴套的外侧与所述机械密封动环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轴套的外表面上增设深度逐渐变化的沟槽,当轴套套在泵轴上,轴套随泵轴旋转时,使得沟槽内的液体能够快速流动对轴套外表面产生切割力,从而去除轴套外表面附着的油污和/或结垢,避免大量的油污和/或结垢附着在轴套上,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的轴套易附着大量油污或结垢的技术问题,减少了轴套上附着的油污或结垢,使机械密封的弹力补偿机构发挥作用,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的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叶片式沟槽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轴套的外表面上增设深度逐渐变化的沟槽,使得轴套随泵轴快速旋转时,沟槽内的液体能够快速流动对轴套外表面产生切割力,从而去除轴套外表面附着的油污和/或结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的轴套易附着大量油污或结垢的技术问题,减少轴套上附着的油污或结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所述轴套包括:
沟槽12,设置在所述轴套外表面,从所述沟槽12的一端到所述沟槽12的另一端深度逐渐增加;
密封槽11,设置在所述轴套的一端,用于放置密封圈;
键槽13,设置在所述轴套另一端的内壁上,用于套在泵轴20的定位键19上,将所述轴套与所述泵轴20固定在一起;
其中,当所述轴套套在所述泵轴20上随所述泵轴20旋转时,所述沟槽12内的液体能够快速流动对所述轴套外表面产生切割力,所述切割力能够去除所述轴套外表面附着的油污和/或结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加快沟槽12内液体的流动速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沟槽12具体可以设置为叶片式沟槽。如图2所示,轴套的外表面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叶片式沟槽,进一步减少油污和/或结垢的附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玻璃窗
- 下一篇:中密度莫来石碳化硅浇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