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1467.8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原居林;储忝江;杨元杰;孙涛;孙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汤荷芬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水质 生态 | ||
1.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1)区域内设置有种植网(2)并且其周边与浮床框架(1)相连接,所述浮床框架(1)周边固定有生物滤材(3)且所述生物滤材(3)向所述浮床框架(1)外围延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1)外表面为PVC边管,PVC边管内套有塑料泡沫件,相邻的PVC边管通过PVC直角转角三通(4)相衔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1)长度为3-5m,宽度为1-3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网(2)铺设在浮床框架(1)内,四周以捆绑带(5)捆绑在浮床框架(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网(2)包括用于组成网主体的最小编织单元(6)和用于束缚网边的网际边线(7),所述的最小编织单元(6)由一条编织经线(8)、一条编织衬线(9)和多个编织环套(10)组成,所述的编织衬线(9)与编织经线(8)连续相交,每个相交点处均设置有网结(11),相邻两个网结(11)与它们之间的编织衬线(9)共同构成编织环套(10),最小编织单元(6)通过多个编织环套(10)在纬线方向上互相套加形成网;最小编织单元(6)的首末端与网际边线(7)通过网边结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衬线(9)与对应的编织经线(8)相交,在沿横向方向依次经过相邻的第1、第2和第3根编织经线(8)后不成结绕回至其所在最小编织单元(6)的编织经线(8)相交,每个相交点处均设置有网结(1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编织经线(8)间距为0.6-1.4cm,编织经线(8)上相邻两个网结(11)的间距为0.4-1.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材(3)是长度为0.5-1.5m的毛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为一条周身有辐射状尼龙丝或纤维毛或猪鬃的尼龙绳或麻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悬挂于浮床框架(1)上,相邻的两个毛刷间距为0.3-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14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浸没式超滤技术的低浊自耗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转笼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