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复式卡钳内孔的车削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2058.X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3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隆精密工业(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2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复式 卡钳 车削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加工冶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复式卡钳内孔的车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车辆的复式卡钳内孔的车削通常使用加工中心铣削,采用粗镗孔、精镗孔、螺纹铣削的加工方式,加工中心加工时间长,加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复式卡钳内孔的车削固定装置,实现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辆复式卡钳内孔的车削固定装置,包括一水平的用于放置复式卡钳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上表面水平的支撑板,所述复式卡钳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该复式卡钳顶端两内孔的加工基准面分别贴设于一第一基准板内;所述第一基准板分别经一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立式支撑座支撑,所述第一基准板与所述立式支撑座顶部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复式卡钳顶端两内孔的加工基准面分别嵌设于该空隙内且经一第一螺栓锁紧;所述立式支撑座分别位于该复式卡钳两侧,该复式卡钳一侧面与其中一立式支撑座的侧面贴合,该复式卡钳的另一侧面经一第二螺栓与一第二基准板贴合,所述第二基准板位于该复式卡钳的另一侧面和另一立式支撑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支撑座的底部下表面、顶部上表面和与该复式卡钳侧面接触的侧面均为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贯穿位于第一基准板和第二基准板上的通孔与该复式卡钳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还均匀布设有若干配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复式卡钳放置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削固定装置上进行加工,保证该复式卡钳在加工过程中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并且保证该复式卡钳两内孔的加工基准面与所述第一基准板的基准面贴平后再进行加工,成本低,安装定位方便,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式卡钳;10-内孔;2-第一基准板;3-第二基准板;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支撑座;7-底板;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复式卡钳内孔的车削固定装置,包括一水平的用于放置复式卡钳1的底板7,所述底板7上还设有一上表面水平的支撑板8,所述复式卡钳1放置于所述支撑板8上,该复式卡钳1顶端两内孔10的加工基准面分别贴设于一第一基准板2内;所述第一基准板2分别经一固定于所述支撑板8上的立式支撑座6支撑,所述第一基准板2与所述立式支撑座6顶部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复式卡钳1顶端两内孔10的加工基准面分别嵌设于该空隙内且经一第一螺栓4锁紧;所述立式支撑座6分别位于该复式卡钳1两侧,该复式卡钳1一侧面与其中一立式支撑座6的侧面贴合,该复式卡钳1的另一侧面经一第二螺栓5与一第二基准板3贴合,所述第二基准板3位于该复式卡钳1的另一侧面和另一立式支撑座6之间。
从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复式卡钳1放置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削固定装置上进行加工,保证该复式卡钳1在加工过程中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并且保证该复式卡钳1两内孔10的加工基准面与所述第一基准板2的基准面贴平后再进行加工,成本低,安装定位方便,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支撑座6的底部下表面、顶部上表面和与该复式卡钳1侧面接触的侧面均为水平面。通过保证立式支撑座6与该复式卡钳1接触的面为水平面,减小定位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分别贯穿位于第一基准板2和第二基准板3上通孔锁紧该复式卡钳1。通过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分别保证该复式卡钳1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7上还均匀布设有若干配重块。通过所述配重块,防止复试卡钳的内孔在车削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由于机械抖动带来的加工误差。
下面通过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隆精密工业(福州)有限公司,未经光隆精密工业(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