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密封的电机内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2070.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薇华;杨林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昆明)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密封 电机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内风扇,尤其是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机内风扇,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YR2系列绕线转子电机与YR系列绕线转子电机相比,YR2系列绕线转子电机在各零部件的结构布局上作了较大改进。YR系列绕线转子电机采用外集电环结构,即:集电环置于端盖风扇外部,其作为电机上的一个辅助配件;而YR2系列绕线转子电机则采用内置集电环的整体结构,即:集电环置于端盖内部,这样电机的整体性强,结构较为美观,符合用户的要求,与德国西门子ILS6系列一致,能满足出口的需求。
内置集电环的电机,须将集电环与绕组隔离开,以防止碳刷粉尘污染绕组端部,故需要在绕组与集电环之间增加一块密封挡尘板;对于大功率电机而言,为了降低电机的温升,需要在转子上增加内风扇,并使内风扇与密封挡尘板形成一体,且材料为铝材,这样的电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下列不足:密封挡尘板的密封效果欠佳,致使碳刷粉尘容易污染线圈端部,同时电机转子的引出电缆在穿线时其绝缘件容易损坏。因此,仍然需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以提高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机内风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效密封的电机内风扇,包括风叶,设于风叶一侧的挡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板包括带中孔的圆盘,设于该圆盘外缘的密封环,该密封环的内侧设有第二密封环,且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设有环状凹槽,圆盘的中孔处设有带中轴孔及穿线孔的支架,以便通过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及环状凹槽与电机端盖相配接,实现高效密封。
所述支架的穿线孔上设有柔性孔套,以保护电机转子的引出电缆在穿过该穿线孔时不会被损伤。
所述支架的中轴孔内设有刚性轴套,以便通过该刚性轴套实现风扇与转轴的配合。
所述支架外缘通过螺栓及螺母固定在圆盘的中孔上。
所述支架采用酚醛玻璃纤维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实现了电机内风扇的高效密封,使碳刷粉尘被隔离在集电环装置空腔内,有效提高绕组的绝缘寿命,还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机转子引出电缆在穿线时极易被损伤的难题,同时降低了电机温升,提高了电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电机质量,减少电机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密封的电机内风扇,包括风叶1,设于风叶1右侧的挡尘板,所述挡尘板包括带中孔的圆盘2,设于该圆盘2外缘的密封环3,该密封环3的内侧设有第二密封环4,且密封环3与第二密封环4之间设有环状凹槽9,以便通过密封环3、第二密封环4及环状凹槽9与电机端盖11相配接,实现高效密封;圆盘2的中孔处设有带中轴孔及穿线孔的支架6;所述支架6的穿线孔设置三个,每一个穿线孔上设有柔性孔套8,以保护电机转子的引出电缆12在穿过该穿线孔时不会被损伤;所述支架6的中轴孔内设有刚性轴套7,以便通过该刚性轴套实现风扇与转轴的配合;所述支架6外缘通过螺栓及螺母5固定在圆盘6的中孔上;所述支架6采用酚醛玻璃纤维塑料制成。10为电机绕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昆明)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昆明)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