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保温管上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2581.2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霞;吴风利;魏健;康维松;张学增;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能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161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保温 管上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管上堵装置,尤其是一种大口径保温管上堵机。
背景技术
直埋式预制保温管基本结构为钢管+聚氨酯泡沫+聚乙烯外套管,首先将钢管外壁进行抛丸除锈后将其穿入聚乙烯外套管内,然后将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的空隙用管堵密封,最后在聚乙烯外套管上开注料孔,将聚氨酯原料注进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发泡成型。其中当钢管穿入聚乙烯外套管后需要进行对其俩种管中的间隙密封上堵工作,传统的上堵是单一的一件管堵,针对大口径保温管来说缺失了对其稳定性调节的功能,由此造成生产过程中出现多次调整上堵步骤,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保温管偏心度较大等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大口径保温管上堵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承载聚乙烯外套管和钢管的支撑装置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装置两侧的两个上堵装置,每个所述上堵装置分别包括主体框架、夹持有前端管堵的移动框架以及位于前端管堵后部的后端管堵,其中所述移动框架底部通过滑轨与地面滑动连接,该移动框架在第一液压顶驱动下前后移动,所述移动框架下端中部还设有一第二液压顶,所述第二液压顶输出端与前端管堵连接以实现前端管堵的上下移动,所述前端管堵内壁能够套装在钢管上,外壁能够卡在聚乙烯外套管内壁上,所述主体框架上固接有一第三液压顶,所述第三液压顶输出端与后端管堵连接以实现后端管堵的前后移动,所述后端管堵能够套装在钢管上并压紧前端管堵。
每个所述上堵装置中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液压顶,且该两个第一液压顶分别对称设置在主体框架上。
所述前端管堵的轴向长度小于后端管堵的轴向长度,且前端管堵外周壁前端还形成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前端管堵起到调整钢管位置并使其稳定的作用,后端管堵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解决了对大口径保温管端口密封不严的问题,避免产品保温层偏心度交大的现象出现,同时解决了员工上堵环节中需多次调整上堵步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口径保温管上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大口径保温管上堵机包括用于承载聚乙烯外套管1和钢管2的支撑装置3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装置3两侧的两个上堵装置,由于两个上堵装置的结构一致,现以其中一个上堵装置为例进行结构阐述,上堵装置包括主体框架41、夹持有前端管堵42的移动框架43以及位于前端管堵42后部的后端管堵44,其中所述移动框架43底部通过滑轨45与地面滑动连接,该移动框架43在第一液压顶46驱动下前后移动,所述移动框架43下端中部还设有一第二液压顶47,所述第二液压顶47输出端与前端管堵42连接以实现前端管堵42的上下移动,所述前端管堵42内壁能够套装在钢管2上,外壁能够卡在聚乙烯外套管1内壁上,所述主体框架41上固接有一第三液压顶48,所述第三液压顶48输出端与后端管堵44连接以实现后端管堵44的前后移动,所述后端管堵44能够套装在钢管2上并压紧前端管堵42。
每个所述上堵装置中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液压顶46,且该两个第一液压顶46分别对称设置在主体框架41上。
所述前端管堵42的轴向长度小于后端管堵44的轴向长度,且前端管堵42外周壁前端还形成有倒角。
工作时,前端管堵42随着移动框架43在第一液压顶46驱动下向前移动,将前端管堵42套装在钢管2上,第一液压顶46继续工作向前推动前端管堵42,同时第二液压顶4调整前端管堵42上下的高度,以使得前端管堵42恰好被推进聚乙烯外套管1内;然后第三液压顶48启动将后端管堵44向前推套装在钢管2上并用端面顶紧前端管堵42实现固定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能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能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