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电晕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2642.5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晨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通信 高压 电晕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电晕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表面的电场强度达到足以电离空气分子的程度,其就会被电离,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会发出臭氧的气味并伴有“刺刺”的声音,如果在夜间发生还会有蓝紫色荧光,这种就是电晕放电现象。电晕放电时会伴随着各种物理效应,不仅浪费电能,而且会侵蚀高压设备和输电线路,因此寻找能够准确检测电晕放电的方法逐渐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电晕检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电晕检测系统,它包括无源滤波电路、多级放大电力、模拟滤波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数据采集电路、控制器、无线模块、PC机和若干个螺旋天线;
每个所述螺旋天线检测电晕高压放电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无源滤波电路,所述无源滤波电路将信号进行无源滤波并将信号输入至多级放大电路,所述多级放大电路将信号进行多次放大并将信号输入至模拟滤波电路,所述模拟滤波电路将信号进行模拟滤波处理并将信号输入至差分放大电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将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并将信号输入至数据采集电路,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将信号进行采集并将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信号进行整理并将信号反馈给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将信号发送至PC机。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LED指示灯和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模拟滤波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感线圈、第三电感线圈、第四电感线圈、第三电容和第七电感线圈,所述第一电感线圈与多级放大电路连接并分别通过第二电感线圈、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三电感线圈之间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四电感线圈并联有第二电容,所述第四电感线圈和第三电容之间通过第五电感线圈接地,所述第三电容和第七电感线圈之间通过第六电感线圈接地,所述第七电感线圈并联有第四电容并与差分放大电路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螺旋天线实现对电晕电磁辐射信号的检测;同时,通过无源滤波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模拟滤波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实现信号的双滤波和双放大的处理,使得信号更加精准;并且,利用无线模块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拟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电晕检测系统,它包括无源滤波电路2、多级放大电力3、模拟滤波电路4、差分放大电路5、数据采集电路6、控制器7、无线模块10、PC机11和若干个螺旋天线1;
每个螺旋天线1检测电晕高压放电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无源滤波电路2,无源滤波电路2将信号进行无源滤波并将信号输入至多级放大电路3,多级放大电路3将信号进行多次放大并将信号输入至模拟滤波电路4,模拟滤波电路4将信号进行模拟滤波处理并将信号输入至差分放大电路5,差分放大电路5将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并将信号输入至数据采集电路6,数据采集电路6将信号进行采集并将信号输入至控制器8,控制器8将信号进行整理并将信号反馈给无线模块10,无线模块10通过无线通信将信号发送至PC机11。
进一步,控制器8还电性连接有LED指示灯9和显示屏7。
本实施例由多个螺旋天线1实现对电晕电磁辐射信号的检测;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无源滤波电路2、多级放大电路3、模拟滤波电路4和差分放大电路5实现信号的双滤波和双放大的处理,使得信号更加精准;信号调理后,利用数据采集电路6进行信号采集,其信号采集主要利用内部的示波器进行信号采集。信号采集整理后,利用LED指示灯9实现工作状态的显示,并利用显示实现数据信息的显示。此外,利用无线模块10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当无线传输的信号输入至PC机11后,利用PC机11实现人员对数据的分析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晨,未经陈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分离净化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