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2793.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红;夏兵;李国庆;周宝健;胡奂;金山;岳丹;陈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2 | 分类号: | E04F13/22;E04F13/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景志轩 |
地址: | 51802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陶瓷 薄板 胶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陶瓷薄板是一种由黏土和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经压制成形、经1200度高温煅烧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是非常符合节能、降耗、减排、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要求的环保材料;陶瓷薄板的“薄、轻、大”,秉承无机材料的优势性能,摒弃石材、水泥制板、金属板等传统无机材料厚重、高碳的弊端,比常规的陶瓷板降低能耗40%以上,建筑陶瓷薄板整体及其应用系统达到A1级防火要求,完全满足日趋严格的设计、使用防火要求。同时瓷薄板装饰艺术性强,颜色丰富稳定,板面效果多样,能量身定做,满足个性化需求,适用于建筑室内、外墙面及地板,是建筑业节能环保材料的新选择。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建筑幕墙、室内地面以及墙体装饰。
然而,由于陶瓷薄板的“薄、轻、大”,同时陶瓷薄板的吸水率低,在墙面湿贴很容易产生脱胶、空鼓、脱落、下坠等质量通病,有鉴于此,如何改进现有施工方法来防止脱胶、空鼓、脱落、下坠等质量通病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快捷、不会产生空鼓、坠落且能精确定位安装、粘接紧密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包括陶瓷薄板,在陶瓷薄板的背面水平方向均匀间隔固接有至少二个背挂件,该背挂件为截面呈“L”形的金属角码,该金属角码以其插接部在上、立部的立面紧贴陶瓷薄板背面的方式通过结构胶固定粘接在该陶瓷薄板背面上设定的位置,在待粘接该陶瓷薄板的墙面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角码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其内充满云石胶的长条形的洞槽;在该陶瓷薄板背面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一粘接层,在所述墙面基层除洞槽外的部分上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二粘接层,安装后,所述金属角码的插接部适配插置于对应的所述洞槽中,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咬合形成密实粘接层。
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为阴阳咬合并呈凹凸状的粘接层。
所述陶瓷薄板的长宽规格不小于1800mm×900mm。
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为若干条横向延伸的凸条与凹槽相间构成,凸条与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椭圆形或类三角形。
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为若干个间隔设置于第一粘接层上的圆形凹孔与设置于第二粘接层上适配插入所述圆形凹孔中的圆形凸台组合而成。
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的周边为倒角。
所述金属角码为铝合金角码。
该陶瓷薄板为横向贴挂,在其背面设有三个背挂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大单元陶瓷薄板通过其背面的金属角码背挂在墙面基层的长条形洞槽内并通过云石胶粘接固定,能有效防止传统陶瓷薄板湿贴时生产空鼓导致陶瓷薄板的脱落现象。
其二,通过在陶瓷薄板正面和墙面基层上设置用于角码精确定位的水平双十字线(即设置在陶瓷薄板正面上的称贴挂线,设置在墙面基层上的称为定位线),安装时,将陶瓷薄板上的贴挂线与与墙面基层上定位线重合,即可使陶瓷薄板背面的背挂件上的插接部准确插入墙面基层上对应的洞槽中,实现精准定位安装的目的。
其三,通过陶瓷薄板背面的第一粘接层与墙面基层上的第二粘接层阴阳咬合,能够使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排除气囊、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密实粘接层,确保了其间的粘接强度。
其四,施工现场均采用粘接和抹压方式进行施工,现场施工基本没有粉尘污染,环保高效、符合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
其五,采用云石胶可将陶瓷薄板背挂件快速粘接并固定在所述洞槽中,其解决了水泥基粘接材料固化时间长,强度上升慢,施工周期长的缺陷,缩短了陶瓷薄板安装时间,节省了相邻陶瓷薄板等候安装的空闲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薄板背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陶瓷薄板贴挂于墙面基层上的纵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阴阳镘刀(锯齿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陶瓷薄板1、背挂件2、插接部3、立部4、洞槽5、密实粘接层6、阴阳镘刀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地板
- 下一篇:仿木混凝土构件的榫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