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表面的修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3125.X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郝际平;田黎敏;于金光;邓光睿;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表面 修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表面的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交通及住宅等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在国家的主导下,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工人在浇筑的过程中,经常采用振动棒或者振动板来防止建筑中的孔隙和裂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制备而成的建筑的表面出现凹槽及裂纹,由于没有及时对这些凹槽及裂纹进行处理,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建筑表面的修补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对建筑的表面进行修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表面的修补装置包括连接管道、输出管道、以及用于存储修补浆料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的出口与第一连接管道的入口相连接,第一连接管道的出口与输出管道的入口相连接,输出管道的出口处设有密封装置,第一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
第一连接管道的入口套接于存储装置的出口内,且第一连接管道入口的外壁与存储装置出口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输出管道为圆锥形结构。
所述存储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管道以及弹性结构的腔体,修补浆料存储于腔体内,第二连接管道的入口与腔体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连接管道的入口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出口内。
所述存储装置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盖板及连接杆,盖板的一侧面设有凸起,连接杆的一端与盖板的另一侧面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于出口管道的出口内,且连接杆为圆锥形结构。
所述腔体的内壁光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表面的修补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打开阀门及密封装置,然后一只手持第一连接管道将输出管道的出口对准需要修补的位置,另一只手按压存储装置,使存储装置内的修补浆料喷射到待修补的位置,从而实现建筑表面的修补,结构简单,实用性极强。
进一步,第一连接管道的入口套接于存储装置的出口内,第一连接管道入口的外壁与存储装置出口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当需要通过浓度较小的修补浆料修补建筑时,且直接通过存储装置吸取所述修补浆料,当需要通过浓度较大的修补浆料修补建筑时,且将第二连接管道与存储装置分离,将修补浆料灌注到存储装置内,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不同浓度的修补浆料。
进一步,所述输出管道为圆锥形结构,可以准确的将修补浆料喷涂在待修补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存储装置、2为阀门、3为第一连接管道、4为输出管道、5为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表面的修补装置包括连接管道、输出管道4、以及用于存储修补浆料的存储装置1,存储装置1的出口与第一连接管道3的入口相连接,第一连接管道3的出口与输出管道4的入口相连接,输出管道4的出口处设有密封装置5,第一连接管道3上设有阀门2,第一连接管道3的入口套接于存储装置1的出口内,且第一连接管道3入口的外壁与存储装置1出口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输出管道4为圆锥形结构;存储装置1包括第二连接管道以及弹性结构的腔体,修补浆料存储于腔体内,第二连接管道的入口与腔体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连接管道3的入口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出口内;存储装置1的外壁设有防滑纹;密封装置5包括盖板及连接杆,盖板的一侧面设有凸起,连接杆的一端与盖板的另一侧面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于出口管道的出口内,且连接杆为圆锥形结构;腔体的内壁光滑。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工作人员打开阀门2及密封装置5,先给存储装置1内装入修补浆料,当需要通过浓度较小的修补浆料修补建筑时,且直接通过存储装置1吸取所述修补浆料,当需要通过浓度较大的修补浆料修补建筑时,且将第二连接管道与存储装置1分离,将修补浆料灌注到存储装置1内,装入完成后,工作人员一只手持第一连接管道3将输出管道4的出口对准需要修补的位置,另一只手按压存储装置1,使存储装置1内的修补浆料喷射到待修补的位置,修补完成后通过密封装置5密封输出管道4的出口,然后关闭阀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3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