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4409.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3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龙;马韵升;栾波;陈志勇;何少辉;姚刚;韩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用于加热炉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属于加热炉或蒸汽锅炉的烟气热量回收装置,是设备重要的节能部分,常见的空气预热器为蓄热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分为散热区和吸热区,换热管一般采用直管,直管中的蓄热工业介质在吸热区吸收烟气热量后温度升高,介质蒸发而上升,因此又叫做蒸发段,蓄热介质吸收的热量在散热区传递给空气,而实现空气预热的目的。但是常用的换热管传热面积小,不能充分吸收烟气的热量而造成能量的浪费,空气所获得的热量也较少,空气预热后达到的温度较低,预热效果不显著。
基于上述原因,设计发明一种新型的空气预热器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以解决空气预热器传热面积小,空气预热温度较低,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空气预热器,包括箱体,在箱体在中间插有隔板,所述的隔板的两端垂直地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隔板将箱体平均分为上区域和下区域;
所述的箱体的外壳上,箱体的外壳上,在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冷空气入口和热空气出口;
所述的箱体内部,垂直于箱体的内壁,均匀排布有首尾相连的换热管;
所述的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冷空气入口和热空气出口相接;
所述的换热管穿过隔板;
所述的箱体的同侧侧壁上,上下分别设置有烟气出口和烟气入口;
所述的箱体上,在与烟气出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U形连接管,U形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箱体的上下区域相连;
所述的箱体的上区域的内壁和隔板上,垂直于隔板或箱体的内壁设置有折流板,且位于内壁和隔板上的折流板交错排列;交错排列的设置使得湍流效果较好。
所述的U形连接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烟气过滤网和第二烟气过滤网。
热的烟气从烟气入口进入,经过隔板下部的空间,再经过U型管,进入隔板上部空间,再从烟气出口出来。冷空气从空气入口进入,经过换热管,最后从空气出口出来。
加U型管的目的是改变烟气的流向,让烟气从隔板下区域留到上区域,让烟气与空气充分换热。之所以想在U型管中加滤网是想在上区域加折流板,防止烟气在上区域的压降过大。
该预热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隔板,隔板将箱体内分为上下两个区,上层烟气流出区和下层烟气流入区,换热管内通入空气,分别实现上层和下层烟气与空气之间的换热,在上层烟气流出区内箱体和隔板上分布有折流板,在整个箱体的上下部分有空气入口和出口,在箱体左侧有烟气进口与出口,在箱体右侧有U型连接管。
上述U型连接管与箱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便于连接管的拆卸,连接管内有烟气滤网,便于滤网的清洗和更换。
上述上下两层的换热管为多U型串联结构,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上述上层烟气流出区内箱体和隔板上安装折流板,改变烟气流动状态,提高烟气湍流系数,延长烟气流动时间,提高传热效率。
所述实用新型,多U型串联换热管、折流板及上下两层串联二级换热都提高了传热效率,在达到空气预热温度的前提下,减小空气预热器的体积,节省材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预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能充分利用烟气所夹带的热量,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冷空气入口、2为换热管、3为折流板、4为箱体、5为第一烟气滤网、6为U形连接管、7为第二烟气滤网,8为热空气出口,9为烟气入口,10为隔板,11为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空气预热器,包括箱体4,在箱体4在中间插有隔板10,所述的隔板10的两端垂直地固定在箱体4的内壁上,隔板10将箱体4平均分为上下两个区域;
所述的箱体4的外壳上,箱体4的外壳上,在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冷空气入口1和热空气出口8;
所述的箱体4内部,垂直于箱体4的内壁,均匀排布有首尾相连的换热管2;
所述的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冷空气入口1和热空气出口8相接;
所述的换热管2穿过隔板10;
所述的箱体4的同侧侧壁上,上下分别设置有烟气出口11和烟气入口9;
所述的箱体4上,在与烟气出口11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U形连接管6,U形连接管6的两端分别与箱体4的上下区域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4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SiC材质实现大尺度、高深宽比三维结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烟囱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