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水型无扰动柱状底泥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4563.8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凯;覃小群;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扰动 柱状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浅水型无扰动柱状底泥采样器。
背景技术
柱状底泥取样器是进行无扰动底泥取样的主要设备,其应用范围较广,在河流、湖泊、湿地、沼泽、滩涂、海岸带及三角洲等均有应用。在环保、地质和水文等学科研究中柱状底泥取样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柱状底泥取样器,大多数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价格昂贵、材质易碎等问题。例如一个普通的国外产柱状底泥取样器需要几万元,结构上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单独培训才能使用,国内的部分产品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价格也大都在几千元以上。
在用现有的取样管对河底或者其他水体底部的底泥进行取样时,沉积物上层水会进入取样管中,这些沉积物上层水很容易在推积过程中进入下层底泥孔隙,部分元素可能会随着推挤过程在土壤各层之间发生迁移,甚至破坏底泥的分层结构,从而影响后续的测定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水型无扰动柱状底泥采样器,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浅水型无扰动柱状底泥采样器,包括取样管和推泥器,所述推泥器包括推泥杆和安装在推泥杆的端部的滤水活塞,所述滤水活塞能够滑动嵌设在取样管内,所述滤水活塞包括相互贴合的滤水网和具有过水孔的活塞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浅水型无扰动柱状底泥采样器设置有滤水活塞,滤水活塞同时具备活塞的功能和滤水的功能,首先滤水活塞能够将取样管里采集的底泥样品沿着取样管的内壁推出,其次滤水活塞在推动底泥样品运动前,底泥样品顶层的积水会透过滤水活塞流到滤水活塞的另一侧,在推挤底泥样品时,顶层的积水不会被挤压到底层样品中,各层底泥中的元素也不会在推挤过程中发生迁移,从而推挤出的样品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底泥样品的原始结构和元素分布。
滤水活塞的轴向两侧分别为外侧和内侧,滤水活塞的外侧在推挤底泥样品时直接与底泥样品接触,活塞主体位于整个滤水活塞的内侧,滤水网位于滤水活塞的外侧。当然还可以设置两个活塞主体,并且将滤水网夹在两个活塞主体中间。
活塞主体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等等,并且活塞主体上设置有过水孔。滤水网具有大量细小的网孔,滤水网主要是阻止底泥样品通过,同时让水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滤水网的网孔尺寸为0.5~1mm,所述过水孔的孔径为2.5~3.5mm。
滤水网的孔径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保证积水快速通过滤水网,同时能阻止底泥样品通过,滤水网孔径过小会被底泥堵塞,而且过水慢,影响工作效率,滤水网孔径过大则达不到阻止底泥通过的目的。
滤水活塞与推泥杆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推泥杆的一端具有螺纹段,所述滤水网和活塞主体套设在所述螺纹段上,所述滤水活塞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推泥杆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
位于滤水活塞两侧的的限位螺母将滤水活塞夹紧并固定在推泥杆上,拧松限位螺母可以将滤水网和活塞主体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防止底泥堵塞滤水网的网孔和活塞主体的过水孔,方便下次重复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推泥器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推泥杆远离所述滤水活塞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推泥杆形成“T”字形结构。
设置第一手柄是为了便于使用者对推泥杆施力,尤其是第一手柄与推泥杆形成“T”字形结构时,推拉推泥杆十分省力。
现有取样器为了达到可视化目的选用有机玻璃作为取样器外壳,也就是说取样管是由玻璃制成的,这使得取样管非常脆弱,稍微用力或施加外力即容易破碎。这也影响了这种取样器的取样深度,根据对国内取样器的使用经验,其取样深度一般在50cm以内,很难进一步深入,满足不了科部分研项目的需要。
作为优选,所述取样管为金属管,所述取样管的管壁设置有长条形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的长度方向沿取样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取样管的管壁设置有覆盖所述观察窗口的透明板。
本优选方案中,金属材质取样管硬度高,能够进一步深入取样,符合了深入取样的目的,同时取样管设置有可视窗口,也满足可视性的需求。
可视窗口为长条形,而且长度方向沿着取样管的轴向,也就是说取样管有一段细长的可视窗口,通过可视窗口可以直观地看到各层底泥样品的分布情况。透明板与取样管的连接处尽量密封,保证底泥样品不会从可视窗口处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4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