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5670.2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鼎兴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B62K5/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334429.5一种三轮自行车,前轮为导向轮,作为导向轮的前轮为同轴安装的两个。这种自行车有三个轮触底,自行车紧急停车时容易控制,保障了安全。但是这种自行车的车体却不能像两轮自行车那样倾斜,无法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因此在转弯时,这种自行车的灵活性远远不如传统的双轮自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使车体和前轮在转弯时相对于地面倾斜,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灵活性和安全性都大为提高的三轮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三轮自行车,包括一车体、一车把和两个前轮,所述的车把与所述的车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的三轮自行车还包括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的车把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一端铰接,所述的前轮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三轮自行车还包括两个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结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车把铰接,所述的减震装置倾斜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减震装置为弹簧结构或液压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的优点是:带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使车体和前轮在转弯时相对于地面倾斜,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灵活性和安全性都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三轮自行车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三轮自行车的主视图;
其中:
1、车体;2、车把;3、前轮;4、平行四边形结构;5、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的优点是:带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使车体和前轮在转弯时相对于地面倾斜,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灵活性和安全性都大为提高。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三轮自行车,包括一车体1、一车把2和两个前轮3,该车把2与该车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该三轮自行车还包括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4,该车把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4的一端铰接,该前轮3与该平行四边形结构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弯时,骑车人可以控制车体倾斜布置,该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使车轮始终与车体1平行,从而可以像传统的双轮自行车一样,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提供转弯时的向心力,从而提高三轮自行车的灵活性。
该三轮自行车还包括两个减震装置5,该减震装置5的一端与该平行四边形结构4铰接、另一端与该车把2铰接,该减震装置5倾斜布置。设置该减震装置5可以使该车体1在常态下保持竖直状态,从而使该三轮自行车更易于控制。
该减震装置5为弹簧结构或液压减震结构。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鼎兴,未经王鼎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5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芯装置和形成管芯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驾驶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