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6639.0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翟乃飞;张娟;叶志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阙龙燕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蓄电池箱。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源转为电能的储能元件,其被广泛用在陆上、水上交通工具,为交通工具发动机提供能量来源。蓄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组并对蓄电池进行防护。
水上交通工具使用的蓄电池箱经常处于机舱的底部,机舱底部的环境潮湿、振动频繁,机舱空间狭小,且经常需检修更换各种泵、管路等铁舾装件,机舱内的设备容易出现碰撞而造成机械损伤。尤其对于蓄电池组,一旦受到损伤而破损,内部酸液外溢后会对蓄电池箱体及其它设备造成腐蚀。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箱,其箱体多为单一铁质或者其它工程塑料材质制成。这种箱体的强度不高,应用在水上交通工具的机舱底部的特殊环境时,容易被损伤。此外,当蓄电池组受到损伤时,由于单一铁质或者工程塑料材质制成的箱体防腐性功能不强,该箱体极易被腐蚀,而造成内部酸液外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箱为单一铁质或者工程塑料材质制成其强度不高且容易被蓄电池的酸液腐蚀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箱体的强度高且不易被蓄电池的酸液腐蚀的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蓄电池组,所述箱体包括一外壳、胶合在所述外壳内表面上的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形成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第二复合材料层,所述外壳、第一复合材料层和第二复合材料层形成三明治结构。
其中,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为防腐树脂层。
其中,所述外壳由钢板组装焊接而成,所述钢板的厚度为3-5mm。
其中,所述箱体包括设置在四面的立壁和用于密封所述立壁的箱盖、箱底,所述立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由所述通气孔向外突出,使所述把手遮盖在所述通气孔上,所述把手与所述立壁之间形成一朝向箱底的开口,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其中,所述把手呈弧形。
其中,所述箱底设有用于排出箱体内积液的泄流阀。
其中,所述箱体内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箱体分成至少两层空间,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导气孔。
其中,所述立壁的中部四周设有横梁,所述挡板通过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立壁上。
其中,所述立壁上设置有透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与所述立壁粘接。
其中,所述立壁的顶端设有锁具,所述锁具与所述箱盖配合,将所述箱盖固定在所述立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箱的箱体由三明治结构构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箱体,其强度大大地增加了,当其应用在船舶的机舱底部时,其强度能够有效抵抗因意外碰撞而损伤,并且该箱体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此外,该箱体上设置有弧形的把手,该把手既能实现透气防水的功能,又兼具提手功能。
该箱体内设置挡板且在挡板上设置通气孔,该挡板易于拆卸且该通气孔能将下层的气体扩散至上层,并通过上层再扩散至向外。
该箱体上设置有可视窗,可直接通过该可视窗检测该箱内是否积液,防止积液对蓄电池组造成腐蚀或者造成线路短路。
该箱体的底部设有泄流阀,若通过可视窗观察到积液可打开泄流阀进行排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正面、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箱的箱体剖开后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箱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箱侧面的截视图。
图6a为图1的俯视图。
图6b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蓄电池箱可用于船体的机舱底部,该蓄电池箱内的蓄电池组为船体的发动机提供动力能源。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箱1包括箱体10和安装在箱体内的蓄电池组。
该箱体10呈四方体,其包括设置在四面的立壁11和用于密封立壁11的箱盖12、箱底13,该立壁11、箱盖12和箱底13围成一封闭的箱体结构。
该箱体10的底部设有两地脚14,用于支撑该箱体10。地脚14可为一角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6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