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8135.2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强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28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中主要由正负电极组成,其中正电极或负电极为圆管状、另一电极为针状,在生产时必须将数目繁多的圆管状电极密集地固定在安装板中,这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缺点是风阻大、单位时间内的空气流量少,从而影响其空气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在存在的风阻大、空气净化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风阻低、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绝缘体、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在所述第一电极板设有若干个横截面为等边六角形的通孔;所述第二电极板在对应所述第一电极板的各个通孔处分别设有通风孔,在该通风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板相连的电极尖,该电极尖伸入所述第一电极板的六角形通孔内;所述绝缘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但不阻挡所述第一电极板上的通孔和第二电极板上的通风孔。
所述第一电极板上的若干个通孔为蜂窝状排列。
所述第一电极板压铸成型或挤压成型。
所述第一电极板用一块金属板冲压成型。
所述绝缘体包裹住所述第一电极板的四周边缘。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第一电极板上的蜂窝状通孔结构紧奏,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极小,也即整块第一电极板上大部分都是可以让空气通过的通孔,从而使流经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流经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量,所以这种空气净化装置不仅风阻低,而且净化效果好;第一电极板采用挤压成型以及第二电极板采用一次性冲压成型的方式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第一电极板的正投影视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各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中第二电极板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二电极板,11、通风孔,2、第一电极板,20、绝缘体,12、连接条,121、电极尖。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电极板2、包裹住第一电极板2的四周的绝缘体20和第二电极板1。
结合图1和图3、图4和图5可见,第一电极板2上设有若干个横截面为等边六角形的通孔而且各个通孔成蜂窝状排列(见图4和图5),是用挤出成型的铝材(直接挤出蜂窝状结构)。
结合图1和图2、图8和图9可见,第二电极板是用一块金属薄板一次性冲压而成,在第二电极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11,在各通风孔11的边缘向中央伸出连接条12,连接条12的外端为折弯的电极尖121,第二电极板上的每个通风孔分别与第一电极板上的通孔对应。
将图1中的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如图6所示,见图7,第二电极板上的电极尖121伸入第一电极板2的通孔内,当空气流经该通孔时在第一电极板的通孔与第二电极板的电极尖之间形成的电场作用下空气中的污染物被电离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强,未经李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8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及其排气系统的消声器
- 下一篇:一种快装式混凝土模板用扣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