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限定伸展比例的弹性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8649.8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三湘;樊丹阳;喻周平;龚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D9/00 | 分类号: | D04D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定 伸展 比例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带,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限定伸展比例的弹性织带。
背景技术
弹性织带由于包含具有较好延展性能的经线,因此在长度方向形成较好的弹性,从而广泛用于服装以及体育防护和医疗绷扎等方面,按织造方法不同可分为机织、针织和编织三大类。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弹性织带”,其公告号为CN202064085U,包括织带本体,该织带本体包括弹性织带段和非弹性织带段,弹性织带段和非弹性织带段交替连续一体编织形成织带本体,其中,弹性织带段的长度与非弹性织带段的长度相同或者相异。该弹性织带的开度可调,回弹性能好,较轻薄,用于贴合包裹在面料里,解决了普通贴合织带因缝接或胶粘而导致的断裂伸长减小和带身不匀整等问题,简化了后加工工序,节约成本,使内衣整体更美观舒适。
然而现有的弹性织带存在如下问题:弹性织带在受力延展伸长时无法控制其伸展长度,容易因受力较大而过度延展,或者弹性织带在经过多次的接近极限伸展长度的反复使用后使弹性下降,从而影响其回弹,直至最终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弹性织带所存在的容易因过度延展或较长时间反复使用而使弹性下降,从而影响其回弹,直至最终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因过度延展或较长时间反复使用而使弹性下降并影响其回弹的弹性织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限定伸展比例的弹性织带,包括具有弹性的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上设有沿织带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伸缩条,所述伸缩条包括间隔地排列在织带本体上侧的上半圆环、间隔地排列在织带本体下侧的下半圆环,所述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在织带本体的长度方向错位排列,上半圆环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织带本体下侧位于该上半圆环前侧的下半圆环的后开口端以及位于该上半圆环后侧的下半圆环的前开口端连接成一体,从而使伸缩条呈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在织带本体上穿设有若干波浪形的伸缩条,也就是说,伸缩条的长度要大于织带本体的长度,这样,当织带本体受力拉长时,伸缩条的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相应地被拉直,从而可限定织带本体的伸展长度。我们可通过合理地设计上、下半圆环的长度来限定伸缩条与织带本体的长度比,从而有效地限定织带本体的伸展比例,避免织带本体的过度伸展延长,确保织带本体的伸展始终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进而使织带本体不会出现弹性下降的现象,有利于其快速回弹。此外,伸缩条的上、下半圆环在织带本体上下两侧形成圈圈状,有利于提高弹性织带的装饰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织带本体在宽度方向并排地设有4-6根所述伸缩条。
由于多根伸缩条在织带本体上并排布置,从而在织带本体的上下两侧形成由多个并排的上、下半圆环构成蓬松状的圈圈簇,并且多根伸缩条可采用不同的颜色,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织带具有良好的立体装饰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条在织带本体上下两侧对称布置。
两根对称布置的伸缩条可在织带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连续排列的上半圆环链和下半圆环链,从而避免在相邻两个上半圆环或下半圆环之间出现空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弹性织带的美观度。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条采用多股纱线制成。
由于多股纱线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会呈现较粗的蓬松状态,而一旦受力绷紧后又会变细,因此,在弹性织带不受力拉伸时,采用多股纱线制成的伸缩条中的上、下半圆环会显得很蓬松,增加毛绒感,有利于提高弹性织带的美观度,同时不会影响弹性织带在制造时伸缩条在织带本体上的穿设。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避免因过度延展或较长时间反复使用而使弹性下降并影响其回弹,同时显著增加弹性织带的美观度,使其适用于装饰用弹性织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织带本体2、伸缩条21、上半圆环22、下半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8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物折叠及车缝系统
- 下一篇:嵌入分段式舌针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