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袋封装的硬封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0641.5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廖任飞;刘振华;施晔涛;周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徐万禄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周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封装 硬封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袋封装的硬封头。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机行业中,塑料封口机是常用的设备。现有的封口机中,采用的软封方式进行封口,即用电热丝做使食品包装袋的PE料热熔,然后用硅胶压条压合进行封装。而现有的封口机中,硅胶条都是采用的软胶条,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食品封装中,由于食品本身存在油脂,使得电热丝预热食品包装袋袋口的PE料是,将食品本身也加热,从而使得食品包装袋袋口存在油水污染,使得封装及封印不良。二是,冷却效果欠佳。采用的是软硅胶条,其扇热性能不尽人意,长期使用,硅胶条老化,造成封印不良。三是,现有的软硅胶条采用的无封印纹路封装,封装袋口不美观,且无标记做食品跟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设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食品袋封口机的硬封头,该硬封头能解决食品袋油水污染造成的封印不良问题,硬封头能快速冷却,且具有使封装美观、跟踪标记的丝印纹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袋封装的硬封头,其包括金属基体和封印硅胶条;所述金属基体上设置容置所述封印硅胶条的容置槽,所述封印硅胶条热固于该容置槽与所述金属基体连接;所述封印硅胶条上表面设有封印纹路和若干字钉孔,封装时,封印纹路及与字钉孔匹配的字符丝印在食品袋口上;所述金属基体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孔,该散热孔使所述封印硅胶条内表的热量快速散发。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若干散热孔设在所述金属基体的侧壁的两长边侧壁上,并在两长边侧壁上对称设置;所述若干散热孔设置为2-10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印硅胶条高出所述金属基体上表面0.5mm-2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字钉孔包括字母字钉孔、数字字钉孔以及文字字钉孔,且于所述封印硅胶条上镜像设置,所述若干字定孔的数目设置为3-10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基体为长方体基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印硅胶条厚度为2mm-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采用金属基体和封印硅胶条融合,使硬封头具有软封装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在袋口存在油水污染时也使封装良好;硬封头上设有字钉孔和使食品袋封装美观,且具有字符标记,用以食品跟踪;采用金属基体,使封印硅胶条胶在封装后,快速冷却,增加硬封头的使用寿命时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基体,2.封印硅胶条,3.字钉孔,11.散热孔,21.封印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了本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参考附图1,一种食品袋封装的硬封头,其包括金属基体1和封印硅胶条2;所述金属基体1上设置容置所述封印硅胶条2的容置槽,所述封印硅胶条2热固于该容置槽与所述金属基体1连接;所述封印硅胶条2上表面设有封印纹路21和若干字钉孔3,封装时,封印纹路21及与字钉孔3匹配的字符印在食品袋口上;所述金属基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1,该散热孔11使所述封印硅胶条2内表的热量快速散发。
其中,所述金属基体1为长方体基体。所述若干散热孔11设在所述金属基体1的侧壁的两长边侧壁上,并在两长边侧壁上对称设置;所述若干散热孔11设置为2-10个。
其中,所述封印硅胶条厚度为2mm-7mm。所述封印硅胶条2高出所述金属基体1上表面0.5mm-2mm;需要说明的是,封印硅胶条2高出所述金属基体1上表面一部分,使得所述封印硅胶条2相对所述金属基体1上表凸出,从而使硬封头具备软封头具备的胶条软压功能。
其中,所述字钉孔3包括字母字钉孔、数字字钉孔以及文字字钉孔,且于所述封印硅胶条2上镜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镜像设置,使的封印到食品包装袋上的字母、数字以及文字,正常显示于食品包装袋上,能用于包袋袋的美观以及食品的追踪标记,如封印数字,可用数字做为包装袋的跟踪条码,用于后续食品批次的追踪认定。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字定孔3的数目设置为3-10个。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0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机器人的单目视觉与双目视觉转换装置
- 下一篇:远程自动化施工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