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雕刻专用花边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1030.2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土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11/02 | 分类号: | B44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400 云南省昆明市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雕刻 专用 花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雕刻专用花边錾。
背景技术
斑铜是云南特有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斑铜的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后形成,因在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艳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
为增加斑铜产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斑铜工艺师们常常需要在斑铜表面制作精美的图案,而錾子是斑铜工艺师们在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雕刻工具。然而,目前现有的錾子结构粗糙,很难满足斑铜工艺师的雕刻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雕刻专用花边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圆柱状的錾杆和设置于錾杆一端的錾头,所述錾杆两侧对称设置斜面,所述斜面为由錾杆下部表面沿着端部靠近轴心的位置切割而成,其斜度为2~8°,所述端部即为錾头,所述錾头沿宽度方向设置通槽,所述通槽沿錾头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所述通槽截面为圆弧形,深1~3mm。
所述錾杆长6~12cm,其直径为4~8mm。
所述錾杆上端设置敲击块,所述敲击块为圆柱状。
所述敲击块的直径大于錾杆的直径。
所述錾杆上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为胶质套,所述防护套表面设置防滑纹。
所述防护套靠近敲击块的一端设置护环,所述护环为胶质环。
所述护环的外径大于敲击块的直径。
所述錾杆为轴承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錾头上设置连续的通槽,可在毛料上雕刻出平滑的波浪状凸起,可以使得雕刻图案线条分明、雕刻更加生动形象,錾杆上端的敲击块可以增大敲击面积,防止不小心敲到手,錾杆的手持部设有胶质防护套,防护套后端设置护环,可进一步保护手且有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錾杆,2-通槽,3-敲击块,4-防护套,5-护环,6-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状的錾杆1和设置于錾杆1一端的錾头,所述錾杆1两侧对称设置斜面6,所述斜面6为由錾杆1下部表面沿着端部靠近轴心的位置切割而成,其斜度为2~8°,所述端部即为錾头,所述錾头沿宽度方向设置通槽2,所述通槽2沿錾头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所述通槽2截面为圆弧形,深1~3mm。
所述錾杆1长6~12cm,其直径为4~8mm,所述錾杆1为轴承钢制作而成。
所述錾杆1后端设置敲击块3,所述敲击块3为圆柱状,所述敲击块3的直径大于錾杆1的直径;所述錾杆1上设有防护套4,所述防护套4为胶质套,所述防护套4表面设置防滑纹,所述防护套4靠近敲击块3的一端设置护环5,所述护环5为胶质环,所述护环5的外径大于敲击块3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錾头上设置连续的通槽2,可在毛料上雕刻出平滑的波浪状凸起,可以使得雕刻图案线条分明、雕刻更加生动形象,錾杆1上端的敲击块3可以增大敲击面积,防止不小心敲到手,錾杆1的手持部设有胶质防护套4,防护套4后端设置护环5,可进一步保护手且有减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1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盖板立体显示效果的涂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LED发光旋转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