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瓶烘干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1587.6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计红芳;张令文;洪帅;马汉军;高海燕;李一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F26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冯谱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烘干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锥形瓶烘干支架。
背景技术
锥形瓶(beakerflask)一种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由德国化学家理查·鄂伦麦尔(RichardErlenmeyer)于1861年发明。锥形瓶一般使用于滴定实验中。为了防止滴定液下滴时会溅出瓶外,造成实验的误差,再将瓶子放在磁搅拌器上搅拌。锥瓶亦可用于普通实验中,制取气体或作为反应容器。其锥形结构相对稳定,不会倾倒。因此,锥形瓶在实验中应用较多,使用完毕后需要对锥形瓶进行清洗和烘干,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将待烘干的锥形瓶放入烘干箱中直接烘干,因此烘干效率较低,热能浪费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瓶烘干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形瓶烘干支架,包括支撑立柱,与所示支撑立柱分别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示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下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孔直径小于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撑板的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
所述通孔的边缘处为锯齿状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是带有漏斗状导流孔的板,所述导流孔的出风口与第一支撑板的通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干箱内设置支架,保证锥形瓶在烘干时的稳定,以及保证其瓶口朝下,在导流孔的作用下使热风能够准确快速的进入锥形瓶内达到烘干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保证锥形在烘干过程中能够被稳固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通孔,5、导流部,6、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瓶烘干支架,包括支撑立柱,与所示支撑立柱分别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示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下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孔直径小于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撑板的通孔的直径。
所述通孔的边缘处为锯齿状结构。该设计可以保证烘干箱内的空气流通,避免锥形瓶被高压的热风吹开破碎。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是带有漏斗状导流孔的板,所述导流孔的出风口与第一支撑板的通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干箱内设置支架,保证锥形瓶在烘干时的稳定,以及保证其瓶口朝下,在导流孔的作用下使热风能够准确快速的进入锥形瓶内达到烘干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保证锥形在烘干过程中能够被稳固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锥形瓶倒置,第一支撑板的通孔支撑瓶口部位,第二支撑板通孔支撑锥形瓶的中间或者底部位置,保证锥形瓶的稳固性。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来保证能够使用不同规格的锥形瓶。两个支撑板的通孔直径可以设置多种规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1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多功能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试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