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寒区隧道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1604.6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珍;陈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寒区隧道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内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盲管、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组成,排水过程如下:隧道衬砌背后的积水通过盲管排入隧道侧沟内,然后通过预埋排水管将侧沟的水引入中心水沟,最后由中心水沟将水排至洞外。但在严寒地区,由于气温较低,侧沟和中心水沟都容易出现结冰,导致水沟内的水涌至道床后结冰,威胁行车安全。另外,中心水沟的施工质量如果不过关,很容易导致隧道填充出现病害,进一步影响道床产生病害,同样会威胁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寒区隧道排水系统,防止严寒地区的隧道水沟出现病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寒区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排水侧沟、深埋中心水沟和排水盲管;
排水侧沟纵向设置于隧道内两侧,纵向间隔向道床侧墙体伸出泄水孔;
深埋中心水沟纵向设置于仰拱下方,下部设置于C20混凝土基础,上部设置透水材料;
排水盲管环向锚固在隧道拱墙部位的衬砌背后,底端伸入透水材料。
深埋中心水沟为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排水盲管在拱墙部位采用锚固钉及防水板窄条锚固在初支面上,锚固间距约为50cm;
排水盲管在仰拱部位套有PVC保护管,端头直接引入中心深埋水沟透水材料中。
透水材料由φ0.4-0.6cm的小碎石、φ3-5cm的小卵石、φ≥15cm的块石组成,回填次序从上到下依次为小碎石、小卵石、块石。
排水盲管为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的中心水沟,在隧道仰拱下方设置了中心深埋水沟,中心深埋水沟位于冻结深度以下,不会出现结冰现象。隧道衬砌背后积水通过盲管直接排入中心深埋水沟内,不再排入隧道侧沟内,隧道侧沟只用来排道床清洗用水。采用该排水系统,可防止侧沟或中心水沟出现结冰后威胁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图。
图中,1-排水侧沟,2-深埋中心水沟,3-排水盲管,4-泄水孔,5-钢筋混凝土排水管,6-C20混凝土基础,7-透水材料,8-PVC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寒区隧道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侧沟1、深埋中心水沟2和排水盲管3。
排水侧沟1主要用来排隧道道床积水,纵向设置于隧道内两侧,纵向间隔向道床侧墙体伸出泄水孔4。
深埋中心水沟2用来排衬砌后的积水,为钢筋混凝土排水管5,纵向设置于仰拱下方,下部设置于C20混凝土基础6,上部设置透水材料7。透水材料7由φ0.4-0.6cm的小碎石、φ3-5cm的小卵石、φ≥15cm的块石组成,回填次序从上到下依次为小碎石、小卵石、块石。
排水盲管3为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环向锚固在隧道拱墙部位的衬砌背后,在拱墙部位采用锚固钉及防水板窄条锚固在初支面上,锚固间距约为50cm,在仰拱部位套有PVC保护管8,端头直接引入中心深埋水沟透水材料7中。
施工时,先用锚固钉及防水板窄条将排水盲管3锚固在初支面上,然后施工中心深埋水沟2,仰拱部位的排水盲管3套PVC保护管8后浇筑在混凝土内。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1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