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1668.6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辉;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嘉合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室 过滤 送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口,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
背景技术
洁净室在使用过程中,既需要高度清洁的室内环境,又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如何防止尘埃在空气流通的过程中进入洁净室并高效的进行送风,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该送风口包括中空框体、设置于该中空框体内的第一斜隔板和第二斜隔板,该第一斜隔板和第二斜隔板将该中空框体内部分隔为相互密封隔离的第一吸气腔、倒锥形排气腔以及第二吸气腔,该第一斜隔板和第二斜隔板向上延伸并穿出该中空框体顶部形成排气口,该第一吸气腔顶部设有第一过滤器,该第一吸气腔内设有将外界空气吸入至室内的第一吸气扇,该第二吸气腔顶部设有第二过滤器,该第二吸气腔内设有将外界空气吸入至室内的第二吸气扇,该倒锥形排气腔顶部设有第三过滤器,该倒锥形排气腔内设有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排气扇,该第一吸气腔底部设有第一导风板,第二吸气腔底部设有第二导风板;
该送风口还包括设置于该洁净室内的氧气传感器、控制器、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该控制器与该氧气传感器电连接,该控制器还分别与该第一吸气扇、第二吸气扇及排气扇电连接并用于控制该第一吸气扇、第二吸气扇及排气扇的开或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中,该第一导风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该第一吸气腔底部可转动连接,该第二导风板通过第二转轴与该第二吸气腔底部可转动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送风口时,当氧气传感器检测到洁净室内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预设氧气浓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吸气扇、第二吸气扇及排气扇开启,加快室内外空气流通。当氧气传感器检测到洁净室内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氧气浓度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用过滤送风口第一实施例中,该送风口1包括中空框体2、设置于该中空框体2内的第一斜隔板3和第二斜隔板4,该第一斜隔板3和第二斜隔板4将该中空框体2内部分隔为相互密封隔离的第一吸气腔5、倒锥形排气腔7以及第二吸气腔6,该第一斜隔板3和第二斜隔板4向上延伸并穿出该中空框体2顶部形成排气口11,该第一吸气腔5顶部设有第一过滤器8,该第一吸气腔5内设有将外界空气吸入至室内的第一吸气扇12,该第二吸气腔6顶部设有第二过滤器9,该第二吸气腔6内设有将外界空气吸入至室内的第二吸气扇13,该倒锥形排气腔7顶部设有第三过滤器10,该倒锥形排气腔7内设有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排气扇14,该第一吸气腔5底部设有第一导风板15,第二吸气腔6底部设有第二导风板16;
该送风口1还包括设置于该洁净室内的氧气传感器18、控制器17、与该控制器17电连接的报警器19,该控制器17与该氧气传感器18电连接,该控制器17还分别与该第一吸气扇12、第二吸气扇13及排气扇14电连接并用于控制该第一吸气扇12、第二吸气扇13及排气扇14的开或关。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送风口1时,当氧气传感器18检测到洁净室内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预设氧气浓度值时,控制器17控制第一吸气扇12、第二吸气扇13及排气扇14开启,加快室内外空气流通。当氧气传感器18检测到洁净室内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氧气浓度值时,控制器17控制报警器19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该第一导风板15通过第一转轴与该第一吸气腔5底部可转动连接,该第二导风板16通过第二转轴与该第二吸气腔6底部可转动连接。
其中第一过滤器8、第二过滤器9和第三过滤器10均可以是夹设有活性炭的过滤夹层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嘉合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嘉合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1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