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漆包线的全自动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2687.0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祥;嵇凤祥;姚桂华;茅新良;沈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3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漆包线 全自动 加工 系统 | ||
1.异形漆包线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转子(1),绕线转子(1)后方设有机架(2),机架(2)上依次设有圆模拉线机构(3)、滚压机构(4)和扁模拉线机构(5),扁模拉线机构(5)后方设有立式包漆机构(6)和收线机构(7);
所述的圆模拉线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2)的前部的前辊(301),前辊(301)旁设有与前辊紧贴的后辊(302);后辊(302)后方设有第一导向块(303),第一导向块(303)中间设有第一导向孔(304),第一导向块(303)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拉拔块(305),第一拉拔块(305)中间设有圆柱状第一拉拔孔(306);第一拉拔块(305)的后方设有第一主动牵引轮(307),第一主动牵引轮(307)上方设有第一辅助牵引轮(308);第一主动牵引轮(307)下方设有第一同步轮(309),第一同步轮(309)上方设有第一导向轮(310);
所述的滚压机构(4)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轮(310)后方的平直轮(401),平直轮后方设有平直轨(402),平直轨(402)表面设有平直槽(403),平直轨(402)的后方设有滚压单元,滚压单元(414)包括设置在平直轨(402)上方的上滚轮(404),上滚轮(404)下方设有下滚轮(405),上滚轮(404)上方设有下压单元(406),滚压单元(414)的后方设有第二导向轮(407);
所述的扁模拉线机构(5)包括设置在第二导向轮(407)下方的第二同步轮(501),第二同步轮(501)上方设有第三导向轮(502),第三导向轮(502)后方设有第二导向块(503),第二导向块(503)中间设有第二导向孔(504),第二导向块(503)另一侧设有第二拉拔块(505),第二拉拔块(505)中间设有异形状第二拉拔孔(506),第二拉拔块(506)后方设有第二主动牵引轮(507),第二主动牵引轮(507)上方设有第二辅助牵引轮(508),第二主动牵引轮(507)下方设有第三同步轮(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压单元(414)与第二导向轮(407)之间设有厚度检测器(408),厚度检测器(408)连接有控制器(409),控制器(409)连接下压单元(406),下压单元(406)包括设置在上滚轮(404)上方的下压调节电机(410),下压调节电机(410)的输出齿轮与下压转动齿轮(411)相啮合,下压转动齿轮(411)下方设有滑动块(412),滑动块(412)上设有上滚轮(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牵引轮(308)和第二辅助牵引轮(508)上方分别设有螺纹升降装置(311,312),螺纹升降装置(311,312)上方设有升降手轮(3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同步轮(309)、第二同步轮(501)和第三同步轮(509)分别连接有涨紧装置(8,9,10),涨紧装置(8,9,10)包括转动杆(11),转动杆(11)上设有中心轮(12),转动杆(11)的末端连接有转动液压缸(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转子(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上方设有绕线环槽(102);所述的底座(101)的侧旁设有立柱(103),立柱(103)上方设有立柱导向轮(104),立柱导向轮(104)下方设有圆台状上帽(105),上帽(105)的小径上口(106)位于立柱导向轮(10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线机构(7)包括收线机架(701),收线机架(701)的上方设有收线上轮(702),收线机架(701)的中部设有收线主轮(703),且收线主轮(703)与收线上轮(702)经皮带相连接,所述的收线主轮(703)下方设有收线盘(704),收线盘(704)旁还设有与收线盘(704)经皮带相连的辅助收线盘(7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26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塔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