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结构的小型装载机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3275.9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万斌辉;赵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弥河金利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6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小型装载机 变速箱 用液力变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装载机的变速箱上的传递扭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结构的小型装载机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装载机变速箱上用液力变矩器大多是铝制铸件结构,传递效率不高,散热性能较差,且工作过程中油耗较高。而现有的钢制变矩器,其各项性能虽优于铝制变矩器,但驱动油泵工作的结构较为繁琐,不便于拆卸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传递效率高,散热性能好,工作油耗低,安装拆卸简单,工作可靠的小型装载机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结构的小型装载机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包括与发动机飞轮相连的弹簧板,传递扭矩的变矩器,与发动机外壳相连的中节,连接油泵输出轴的泵套,泵套上连接的第一齿轮,与变矩器尾部连接的第二齿轮,固定上述各种结构件的箱体,连接箱体与变矩器的导轮座,与导轮座连接并将动力传至变速箱的第三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器中的泵轮和涡轮由多个钢板冲压部件铆焊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器尾部加工有外花键结构,第二齿轮加工有内花键结构,第二齿轮与液力变矩器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器尾部还磨有密封封面。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器与第二齿轮通过轴用弹簧挡圈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泵套与第一齿轮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套箱体连接处设有2盘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泵套与油泵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矩器为钢制变矩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结构的小型装载机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液力变矩器通过尾端渐开线花键直接与齿轮连接,并通过轴用弹簧挡圈定位,简化了装配过程,还保证了装配的精度,传递效率高,散热性能好,工作油耗低,安装拆卸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与油泵驱动齿轮联接示意图;
其中:
1-弹簧板2-变矩器
3-中节4-泵套
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
7-箱体8-导轮座
9-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图2。一种新结构的小型装载机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包括与发动机飞轮相连的弹簧板1,传递扭矩的变矩器2,与发动机外壳相连的中节3,连接油泵输出轴的泵套4,泵套4上连接的第一齿轮5,与变矩器2尾部连接的第二齿轮6,固定上述各种结构件的箱体7,连接箱体7与变矩器2的导轮座8,与导轮座8连接并将动力传至变速箱的第三齿轮9。
本实用新型中,变矩器2中的泵轮和涡轮由多个钢板冲压部件铆焊而成。
考虑到实际需要,变矩器2尾部加工有外花键结构,并磨有密封封面,第二齿轮6加工有内花键结构,第二齿轮6与液力变矩器2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并通过轴用弹簧挡圈定位,这样简化了装配过程,还保证装配的精度。泵套4与第一齿轮5通过花键连接;泵套4与箱体7连接处设有2盘轴承;泵套4与油泵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变矩器2为钢制变矩器。
发动机工作时通过弹簧板1带动变矩器2旋转,变矩器2通过自身内部结构可以驱动第三齿轮9,从而将动力传至变速箱。同时变矩器2与第二齿轮6直连,发动机转速可以等速传至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6驱动第一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泵套4旋转。泵套4旋转驱动油泵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弥河金利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州弥河金利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3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