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敷料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3949.5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通生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A6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魏忠晖 |
地址: | 102627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敷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敷料镊。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镊是供外科夹持敷料用的镊子,现有的外科手术用的医疗镊子通常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事故,往往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镊子,如图2所示,中国专利ZL201520158780.2涉及到一种一体式医用镊子,其包括上镊臂100、下镊臂200和两个结合部300以及400,其中第二结合部400为具有弹性的弧状体,起到增强两个镊臂100、200的刚度的作用,但是,因该镊子为塑料镊子,具有弹性的弧状体的抗疲劳强度很低,在使用时存在开合次数少、弧状体容易断裂的现象。
基于此,特提出以下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敷料镊,其结合部采用新的结构,不但能起到增强两个镊臂的刚度的作用,还具有高的抗疲劳强度,能够显著增加敷料镊的开合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敷料镊,包括上镊臂、下镊臂、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上镊臂和下镊臂相对设置,上镊臂上设置有上导块,在下镊臂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下导块和第二下导块,所述第一下导块与第二下导块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够容纳上导块的厚度;所述第一结合部位于上镊臂和下镊臂的共同汇合部分,所述第二结合部位于第一结合部与上导块之间,也位于第一结合部与第一下导块和第二下导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为外形为“Ω”状的弹性开口环。
进一步的,弹性开口环的开口处远离第一结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镊臂上有上防滑槽,下镊臂上有下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敷料镊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镊子上增加了一道外形为“Ω”状的弹性开口环,能够增强第二结合部的抗疲劳强度,从而能够显著增加敷料镊的开合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敷料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体式医用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镊臂,11-上导块,12-上镊头,13-上防滑槽,2-下镊臂,21-第一下导块,22-第二下导块,23-下镊头,24-下防滑槽,3-第一结合部,4-第二结合部,100-上镊臂,200-下镊臂,300-第一结合部,400-第二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医用敷料镊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敷料镊,包括上镊臂1、下镊臂2、第一结合部3和第二结合部4,所述上镊臂1和下镊臂2相对设置,上镊臂1上设置有上导块11,在下镊臂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下导块21和第二下导块22,所述第一下导块21与第二下导块22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够容纳上导块11的厚度;所述第一结合部3位于上镊臂1和下镊臂2的共同汇合部分,所述第二结合部4位于第一结合部3与上导块11之间,也位于第一结合部3与第一下导块21和第二下导块22之间,所述第二结合部4为外形为“Ω”状的弹性开口环。由于第二结合部4为弹性开口环,其抗疲劳强度显著提升,可以大幅增加敷料镊的开合次数。
作为第二结合部4的弹性开口环,其开口朝向敷料镊的两个镊头(12,23)的方向,也就说说,其开口方向朝向远离第一结合部3的方向。
为了增加操作者拿捏镊子时的摩擦力,在上镊臂1上制作有上防滑槽13,在下镊臂2上制作有下防滑槽24。
为了节约制作成本,本医用敷料镊采用塑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通生,未经刘通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3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引导超声定位的静脉穿刺系统
- 下一篇:加压导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