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5648.6 | 申请日: | 2015-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文;蒋万标;韩世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轮 载重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安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而随之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多,已经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汽车超载造成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同时也对路面造成了破坏。目前汽车载重量的检测往往要靠固定在检测站附近的地磅来实现,既影响了交通问题,也给司机或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因此每年解决超载问题成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大问题。如果司机能在驾驶室实时了解汽车的载重情况,将有效的从源头上防止车辆超重的发生。现有的通过地磅检测重量操作麻烦,不利于司机对自己车辆载重量的实时观察。同时车轮生产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荷载量,超过荷载量将对车轮寿命造成重大影响。
同时,汽车车轮自售出之后,没有办法实时追踪其行驶载重与车轮状态的关系,无法为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提供数据支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汽车轮胎载重量,同时为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提供数据支持的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轮钢圈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的载重传感器、一设于车上的车载采集模块;所述的载重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车载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的载重传感器通过不锈钢带锁紧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的载重传感器焊接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的载重传感器通过固定装置如锁紧螺母等固定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的车载采集模块上设有显示屏,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传感器的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一手持读写设备,所述的手持读写设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连接载重传感器,用于读取载重传感器的数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通过将载重传感器固定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载重传感器设于车轮轮辋上,能够及时、准确的测定出车轮载重数据,及时反馈车轮载重情况,及时告知司机超载情况;同时载重传感器用于监测钢圈承载力关键特性,将监测到的胎面下沉量与承载力建立换算关系,最终将承载力数据储存于车载采集模块,为厂商的研发、设计、追溯等提供可靠信息;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重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重传感器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轮辋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车轮总成包括钢圈1、轮胎,其中钢圈1包括轮辋10和轮辐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轮钢圈1的轮辋10槽底101和/或安装面102上的载重传感器、设于车上的车载采集模块;所述的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车载采集模块;实时将胎压数据传输给车载采集模块,车载采集模块上设有显示屏,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传感器的数据;同时还包括一手持读写设备,所述的手持读写设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连接传感器,用于读取传感器的数据。
进一步,所述的载重传感器可以通过不锈钢带锁紧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或也可以载重传感器焊接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或载重传感器20还可以通过固定装置103如锁紧螺母等固定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如图3所示)。
采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轮载重监测装置,通过将载重传感器固定于轮辋槽底、槽侧和/或安装面范围内,载重传感器设于车轮轮辋上,能够及时、准确的测定出车轮载重数据,及时反馈车轮载重情况,及时告知司机超载情况;同时载重传感器用于监测钢圈承载力关键特性,将监测到的胎面下沉量与承载力建立换算关系,最终将承载力数据储存于车载采集模块,为厂商的研发、设计、追溯等提供可靠信息;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5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