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8033.9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攀;蔺春明;成金峰;林国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刘路尧;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模块在整车中的重要性要来越高。PCB板(印制电路板)在电气模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PCB板的固定安装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PCB板一般固定在控制器壳体内,设置PCB板的尺寸与壳体内部尺寸相等,直接通过控制器壳体的侧壁对PCB板进行限位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由于没有直接的固定结构,很难保证PCB板固定牢靠,尤其是在车辆晃动时,容易出现PCB板松动的问题。另外,由于尺寸的限制,PCB板在装入控制器壳体时较为困难,不方便操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改进PCB板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固定结构,以提高PCB板安装的牢固性和方便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包括控制器壳体,所述控制器壳体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与PCB板卡接的卡槽,两组卡槽对称设置,且所述卡槽沿所述内表面的表面延伸直至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开口相交。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槽底面高于对应的所述控制器壳体侧壁的外表面,所述卡槽在所述外表面上形成凸起。
优选地,所述卡槽上至少一组侧面和底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端面与PCB板抵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多组,沿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平行设置。
优选地,两侧的所述凸起上分别连接有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上设有安装孔。
优选地,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孔为U形孔。
优选地,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固定结构,将控制器壳体作为固定主体,在控制器壳体内部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卡槽,与PCB卡接,保证了安装的牢靠性;两侧的卡槽对称布置,提高了PCB板固定的平稳性;另外,卡槽沿控制器壳体的侧壁延伸直至与控制器壳体的开口相交,方便PCB板从开口处放入卡槽中,并沿卡槽向内推进卡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板固定结构内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PCB板固定结构外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PCB板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控制器壳体,2-卡槽,3-加强筋,4-固定支脚,5-安装孔;
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包括控制器壳体1,所述控制器壳体1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与PCB板卡接的卡槽2,两组卡槽2对称设置,且所述卡槽2沿所述内表面的表面延伸直至与所述控制器壳体1的开口相交。
该PCB板固定结构,以控制器壳体作为固定主体,并在壳体内侧设置卡槽,采用卡接的方式与PCB板固定,提高了固定的牢靠性;卡槽对称设置,PCB板可水平卡入,提高固定的平稳性;另外,卡槽2与控制器壳体1的开口相交,可在开口处直接卡入PCB板,然后沿卡槽2向里推入卡紧,提高了PCB板装配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固定结构,优选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方便。
参考图2,为了方便成型,所述卡槽2的槽底面高于对应的所述控制器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所述卡槽2在所述外表面上形成凸起2'。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2上至少一组侧面和底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3,以提高所述卡槽2与PCB板卡接处的强度,防止发生断裂,所述加强筋3的端面与PCB板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3为多组,沿所述卡槽2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卡槽2上只有一组侧面与底面之间连接有所述加强筋3,且所述加强筋3按照上述方式设置,而在所述控制器壳体1与所述卡槽2另一组侧面连接的侧壁上,也设有加强筋的结构,所述加强筋也可为多组,等间距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8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安全带盖板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隔音降噪的高发泡膨胀胶块